人生命運變幻,充滿了無奈和心酸,尤其是生逢末世,寧為太平犬,莫為淪喪人,遭清軍入塞荼毒的河南彰德府亦是如此。
河南彰德府磁州彭城鎮,為磁州六大集鎮之首,自明以降,便以生產瓷器出名。由於景德鎮瓷器一枝獨秀,彭城鎮的瓷器生產一直是半死不活,到了明後期,更是官窯沒落,民窯垂死掙紮,無論是官窯民窯,均是行將就木,靠最後一口氣強撐。
清軍入塞,燒殺搶掠,幾乎是斷了彭城百姓的最後一絲元氣,要不是河南都指揮使王泰募民墾荒,大修水利,挖井造車,彭城鎮的百姓,就要背井離鄉,也要加入烏泱泱一片的流民大軍了。
募民墾荒屯田,對於彰德府的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好事。可是對於曹文虎、黃君森這樣的手藝人來說,他們的生活,似乎並沒有什麼改善。
除了燒窯、製陶、繪彩,他們什麼都不會幹,世世代代燒製陶瓷,除了陶瓷,還是陶瓷。
既然什麼都不會幹,在這除了糧食,其它都不值錢的年代,他們這既不高檔、又不急需、聊勝於無的瓶瓶罐罐,讓他們除了窮,就是餓,男的還娶不上老婆。
人人都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活在世上,除了滿身的戾氣和憤怒,隻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直到……
“曹文虎,你這窯,到底多少銀子賣?”
楊震坐在椅子上,錦衣華服,惡奴在後,仿佛土豪。
不過,他現在奉王泰的指令,收購彭城鎮的陶窯,還真是土豪,不差錢。
“大哥,不,大爺,你覺得這個數咋樣?”
曹家的家主曹文虎滿臉賠笑,伸出幾根手指頭。
曹家兩條窯爐,一條已經停燒,另外一條燒半個月,停兩三個月,還那裏談得上有生意,無利可圖,隻能賣掉。
“四百兩,你是不是瘋了? 最多給你一百兩,兩條窯爐,加上所有的家夥事!”
楊震的話,讓曹文虎目瞪口呆,剛要說的話卡在了嗓子裏麵。
“爹,你傻了! 趕緊同意啊!”
曹文虎的兒子曹國富,在一旁著急地喊了起來。
他們家的瓷窯,早已經是入不敷出,早就想賣出,可惜世道不好,一直沒有買主。
楊震上門,他們喜出望外,本來商定的是40兩銀子,沒想到楊震這個土豪,竟然出了100兩!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曹文虎如夢初醒,連連點頭,心裏樂開了花。
有了100兩銀子,還了債不說,還能為兒子討上一房媳婦。
隻是賣了窯,接下來,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坐吃山空,多少銀子都得搭進去。看來,隻有改行去種地了。
“100兩銀子,你們父子,還有一家老小,凡是有手藝的,都要在瓷廠裏做活,一般手藝的,一月二兩銀子。至於曹文虎,一月五兩。”
曹文虎一家人,又一次石化,僵在了當場。
楊震帶人出來,看了看日頭,上了馬。
“走,去下一家!”
而彭城鎮另一製陶大戶黃家,家主黃君森被族人簇擁,正在焦急地等待,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期待和希望。
中國以絲綢和陶瓷聞名於世,兩千年前就銷往歐洲。而在歐洲,仿製中國陶瓷的嚐試也從未中斷。
十七世紀,中國景德鎮的薄胎瓷傳入了歐洲,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明,中國史書《陶記》說這種瓷:“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歐洲的說法則是:“比紙還薄,比牛奶還白,比玻璃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