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國事(1 / 3)

崇禎十二年年關,雨雪交加,北風呼嘯,京師之內,塵沙飛揚,天空灰蒙蒙一片。百姓都用紙糊上窗戶,來減少沙塵的侵入。出門者則要戴上紗巾躲避沙塵。

不像南京有石板鋪路,京師街道皆為土道,加上車馬眾多,積水嚴重,一下雨便是泥濘不堪,難以行走。更兼京師缺少公廁這些衛生設施,隨地大小便現象普遍,使得滿地便溺,腥臭不堪。

細雨擋不住鵝毛大雪,京師白茫茫一片,覆蓋了一切,使得京師的空氣也煥然一新。

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紫禁城內的平台召對,也已經移入了乾清宮內。宮內雖然暖和些,但人們心中的寒意,依然是難以驅除。

“王泰,平身吧。算起來,這已經是一年中,朕第二次召見你了。”

乾清宮內,禦案之後的崇禎臉上倦意十足,整個人看上去似乎被壓了一座重山,憔悴不堪。

大半年不見,崇禎頭上的白發,似乎又多了一些。

“陛下為國事操勞,要保重身體啊!”

王泰心頭測然,不由自主脫口而出。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王泰,你的詞朕還記得,朕還撐得住。”

月前,清軍再次進攻寧遠,寧遠守將都督同知金國鳳率親丁數十人出據北山岡與清兵苦戰,矢盡力竭,與二子及眾親丁皆戰死。但除此之外,北地並沒有大的戰事。

湖廣張獻忠等人雖然叛情複燃,但在官軍圍剿之下死傷慘重,現在已經逃往四川,相信不久就可以剿滅流寇。

“王泰,你在中原調集糧草,又為大軍備餉,楊嗣昌屢上奏章,力陳你的功勞,你很不錯呀!”

崇禎臉上的笑容發自內心。楊嗣昌的剿匪大軍糧草供給,都是王泰一人所為。縱觀大明天下,都是要錢的文臣武將,難有王泰如此為朝廷分憂,有如此勤勉國事的臣子,他自然是欣慰不已了。

“陛下,微臣在中原大刀闊斧,以雷霆手段清丈屯田,河南鄉宦、軍官、宗親被臣得罪了個幹淨。要不是陛下信任微臣,為微臣開脫,微臣恐怕已經屍骨無存。微臣謝陛下的愛護和信任!”

王泰趕緊肅拜,恭恭敬敬說道。

說起來,要是沒有高名衡給他透底,讓他知道崇禎要整肅河南,要對河南縉紳動手的意圖,他也不會如此膽大妄為。

“高名衡上了奏折,說你一心為公,忠心可嘉。福藩、周藩不要太過糾纏,河南衛、宣武衛保持現狀即可。以後切不可肆意妄為,任意殺戮,否則,國法難容。”

崇禎的話聽在耳中,王泰額頭汗水直流。伴君如伴虎,一個不慎,就是身死名滅。大明王朝弊端極深,積重難返,沒有壯士斷腕,絕難有所作為。皇帝要他循規蹈矩,他又如何放手去做?

“王指揮使,陛下是要你小心做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步錯萬步錯,誤了陛下的大事!”

後麵的王承恩,不失時機地開了口。

“多謝陛下聖恩!”

王泰趕緊回道,依然是心有餘悸。

“王泰,今年的秋耕,你河南都司下各衛,共種地幾何,募兵募民多少呀?”

崇禎的話語裏,帶有一絲絲的期待。

“回陛下,臣今年秋耕12萬6千頃,各衛募兵總數一萬人,募民近30萬。這些相幹事宜,臣已經在奏章中一一提及。”

說出這些話時,王泰的心中也是一陣驕傲。不管怎麼說,他憑借自己和部下的不懈努力,終於幹了些事情,救了些百姓。

“王泰,想不到你還真是個經世之臣。比起孫傳庭,你做得尤是勝之。大明要是多幾個你這樣的實幹之臣,朕不知要輕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