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根基(1 / 3)

渭水南岸,不知何時起, 一座占地數百畝的巨大建築悄悄拔地而起,高聳的水泥牆,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沿著中間寬闊的水泥路兩旁依次排列,足足有十幾間之多。

從巨大的鐵門進入,林蔭大道兩旁平坦的草坪上,高大整齊的樹木排列整齊,林蔭大道一直到底,則是足有十餘畝地大的操場,在操場和門口的草坪之間,則是寬敞明亮的教室和教學樓,以及學生和教師的宿舍。

一切無不昭示著,這是一座完全不同於舊學堂的新式學校。

而整個西安府、整個陝西,甚至是整個大明朝,也找不出這樣一所“中西結合”的學校了。

除了長衫冠巾的東方教師,那些高鼻深目的西方教師,或許才是這所學校的主力。除了中文、農學、中國曆史等,其它的自然學科如物理、數學、天文學等等,都是由西方的傳教士們傳授。

與此同時,學校中長達半日的軍事課程及訓練,也無不昭示著這所學校的另一個特征,這是一所半軍事化管理的學校。

“關中學堂”!

這就是王泰和泰西傳教士魯昭商定,由中國教會讚成,報歐洲教會總部批準的“中華傳教計劃”了。

除了遠渡重洋而來的三十多名神學教師,還有大量從歐洲和澳門攜帶的自然科學書籍了。

“王泰這樣做,會不會有些舍本逐末呀?”

站在寬大的辦公室窗前,剛好麵對的是布滿陽光的操場,注視著那些在操場上軍事課的學生,還有那些穿著黑袍在操場上散步的教師們,王浩的眉頭微微一皺。

沒有了三綱五常的諄諄教導,也沒有了八股文章的繁瑣,怎麼看來,都是光怪陸離,離經叛道。

“怎麼,你還想把這些神父辭退不成?”

王國平腳搭在桌子上,斜靠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漫不經心地說道:

“這些高鼻子的泰西人,可是公子從萬裏之遙的歐羅巴請過來的,公子可當他們是寶物。再說了,這學堂的大權,也不是你小子能決定的!”

“趕緊把你的腳拿下來! 這是學堂,要是讓師生們看到了,成何體統!”

王浩緊張地看了一眼門口,趕緊過去把門關好。

“王二哥,誰不知道,這學堂的校長是你的泰山大人。你現在,可是公子的親戚,比王浩還親。不過,這些泰西人,一個月光餉銀就是三四千兩銀子,真不知道,公子究竟看上了他們什麼?”

一旁的董無為接過了話頭,開始調侃起王國平和王浩來。

王國平今天往學堂送糧食和肉類蔬菜過來,特地拉上了董無為,一起看看王浩,也是看看自己的老丈人吳盛。

“公子說了,說是大明的學問,已經落後於泰西,尤其是什麼自然科學。我雖然不懂,也知道公子說的沒錯。”

王國平卻是對王泰的話深信不疑。王泰早期要造火器,千辛萬苦,他當時還有些不以為然。濟南城外和守城之戰,若是沒有火器,隻怕鄉兵要全軍覆沒了。

“王二哥,你如今是春風得意,堂堂的西安府守備,又兼陝西屯田大使,還娶了表小姐,當真是財色雙收啊!”

西安府的鄉兵和民兵一起,超過了六七千人。而開墾的荒地,也從鹹陽開始,向西安府周圍覆蓋。反正都是荒地,沿著渭水南兩岸,東邊直奔潼關,西邊已經到了眉縣,東西三四百裏,南北百裏,到處都是他們墾荒種田的蹤跡。

陝西巡撫丁啟睿自然是樂享其成,他甚至和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一起上奏朝廷,在陝西設置屯田司,授於王國平陝西屯田大使之職,以保證軍糧的供給和陝西地麵上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