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大明匹夫最新章節!
鬆山,遼西走廊北端。從山海關到鬆山,遼西走廊西南——東北走勢的海岸線,由鬆山彎折向東,狹窄的遼西走廊至此戛然而止。鬆山以北是小淩河下遊遼河平原,地形豁然開朗,一望無垠。而錦州雖然號稱遼西走廊北大門、遼東門戶,其實已在遼西走廊以外。
自崇禎十三年清軍占據大淩河畔的義州,包圍錦州之初,就已經占據了鬆山以南的杏山。
從崇禎十三年夏到次年之春,明軍與清軍在杏山多次交戰,清軍退回到鬆山。明軍向錦州城內運糧,以至於錦州的祖大壽能一直支撐到明清雙方再一次的大戰前夕。
乳.峰山,錦州城西南十餘裏,女兒河從其和其西南的鬆山以北流過,一路向東北,於錦州城南和小淩河交彙,蜿蜒向南入海。
鬆山北麓,西石門,山穀之西,明軍援錦必經之路,清軍數萬主力彙聚於此,滿洲最彪悍善政的將領、睿親王多爾袞親自坐鎮。
夏日炎炎,由於山腰到山底樹木砍伐幹淨,用於安營紮寨,即便是處於群山和女兒河之畔的西石門,此刻也是有幾分熱度,山坡上零星的花草孤單搖弋,隻有山頂上的綠林隨風飄動,讓人神往。
碧空如洗,白雲朵朵,鬆濤陣陣,流水緩緩,天地一片祥和。
尖嘯聲響起,幾隻巨大的禿鷲滑翔而至,落入蜿蜒起伏的山地之上,瘋狂啄食地上的腐屍,驚散了周圍正在進食的一群野狗。野狗們紛紛走開,繼續搶食山丘上其他的腐屍,牽腸掛肚,反正食物多的是。
人體器官散落,汙血遍地,屍體橫七豎八,有的腹腔被掏空,許多屍體白骨森森,破旗散車散落的到處都是,戰爭的痕跡無處不在。
崇禎十三年七月,曹變蛟與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總兵馬科、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總兵劉肇基,遇清軍於黃土台及鬆山、杏山,互有殺傷。清軍退屯義州。
崇禎十三年九月,鬆山以西黃土嶺,明軍向錦州外圍清軍發起進攻。雙方各有損失,明軍退去。
九月初九,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總兵劉肇基,將官祖大樂與清軍激戰,互有死傷。劉肇基部損兵千餘,止獲一級。洪承疇認為遼東總兵劉肇基短於調度,使總兵王廷臣代替。吳三桂、祖大樂降職。
同樣九月論功,援剿總兵左光先年老無功,以白廣恩代之。
崇禎十四年三月二十,明軍五萬馬步東至鬆山,與清軍接戰於黃土台,血戰連連,未分勝負。
四月二十五日,明軍與清軍激戰於鬆山之東西石門,清軍失利,死傷甚多。
五月二十四日,明軍與清軍接戰,各有死傷。
六月十一日,雙方戰於鬆山東西石門,各有斬獲,清軍堅守,但士氣大挫。
自明軍大軍東進前,雙方關外屢次野戰,明軍似乎並無重大敗績,各路援軍表現足夠出眾。大明將士用他們的戰場表現,印證了“滿萬不可敵”,隻是一個無知的笑話。
忽然,禿鷲衝天而起,野狗四散奔逃,緊接著,隆隆的馬蹄聲震天動地,東西石門的清兵,都是驚訝地向南望去。
遠處的山地上,無數顆黑點密密麻麻出現,隨著黑點向前變大,無數步騎滾滾而來,旌旗蔽日,刀槍如林,鐵騎突出,寒光鐵衣,無邊無際,漫山遍野。
萬軍從中,“明”字大纛和各色“王”、“吳”、“馬”、“楊”總兵大旗烈烈作響,鐵甲猛士迤邐而來,氣勢迫人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