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京師(1 / 3)

崇禎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京師,紫禁城。

鬆錦之戰的奏折到達京師的時候,正是早朝,不但滿朝文武欣喜若狂,就連憂心忡忡的崇禎皇帝,也是放下心來。

錦州之圍,煙消雲散。

建奴損兵折將,八萬之眾,更有滿洲八旗韃眾兩萬有餘。

更有甚者,陣斬老奴之子阿濟格,一幹偽王公大臣無數。

“國之虎賁,國之禎祥啊!”

禦座之上,崇禎帝放下奏折,滿眼是淚,緩緩站了起來,雙手向天,喃喃自語,如癡如醉。

“天佑大明啊!天佑大明啊!”

王承恩也是老淚縱橫,鼻涕眼淚一大把。

先有王泰誅張獻忠,破李自成,再有鬆錦大戰,建奴死傷過半,大明的內憂外患,似乎一夜之間,蕩然無存了。

奏折傳閱下去,滿殿群臣都是驚喜交加,哭泣聲、歡喜聲響起一片。

“有我大明虎賁,有我國之利刃,保我大明萬裏江山,國運昌盛!臣恭喜陛下,臣賀喜陛下!”

新任內閣首輔周延儒走了出來,慷慨陳詞,當堂肅拜。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殿中群臣一起素拜,異口同聲。

“為大明賀!”

崇禎恢複常態,朗聲說道,目光中掩飾不住的欣喜。

“一戰而殺傷建奴八萬之眾,天下之幸,萬民之幸!臣為陛下賀之!”

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是走了出來,肅穆莊重。

“君臣同喜,天下同喜!”

崇禎連連點頭,抹去臉上的淚水。

戰爭的目的就在殺傷對方!這個時候,崇禎想起王泰的話來,一針見血。

“陛下,建奴元氣大傷,隻要我大明勵精圖治,或許不用五年,就可以直搗黃龍,天下靖平了!”

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魏藻徳出來,朗朗而談,洪亮的聲音在大殿裏回蕩。

這位閣臣誌得意滿,滿臉興奮,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

他知道,這個時候,皇帝龍顏大悅,錦上添花,無傷大雅。

“陛下,既然鬆錦之戰,建奴慘敗,何不大軍東進,一鼓作氣,滅了建奴的朝食?”

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陳演也走了出來,滿口激動人心,不知道是愚蠢,還是故意為之。

“陳學士,要不是我軍在前方截獲了建奴的糧草三萬石,恐怕大軍已經5班師回朝了。”

兵部尚書陳新甲不滿地看了一眼陳演。這個誌大才疏、溜須拍馬之輩,也不知道是怎麼混到內閣的高位的。

“陳學士,你有所不知,師老餉匱,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光是撫恤犒賞的銀子就得好幾百萬兩,戶部是拆東牆補西牆。撤兵,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戶部尚書李待問連連搖頭,這個陳演,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是看崇禎帝高興,察言觀色才說這些話,當真是個馬屁精。

果然,崇禎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一鼓作氣,直搗黃龍,談何容易。”

洪承疇的大軍,和清軍人數相當,糧道漫長,想要一舉攻下沈陽,太過想當然。

這一瞬間,他想起了當年那個妄言“五年平遼”的猛人,不由得有些恍惚。

“陛下,薊遼總督洪承疇倉皇突圍退兵,與建奴大軍不期而遇,這才殊死一搏,錦州之圍才得以抒解。洪承疇禦眾不嚴,顧此失彼,臣請治洪承疇之罪!”

兵部給事中光時享站了出來,一番話語讓殿中眾臣立刻鴉雀無聲。

“陛下,大同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棄大軍於不顧,私自突圍,致使兩鎮大軍傷亡過半,若非河南衛軍驍勇,大軍或已潰散,鬆錦已為建奴之手。王樸、馬科雖有彌補,但瑕遠大於瑜,臣請誅王樸、馬科,已正國法,已安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