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民亂(1 / 3)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大明匹夫最新章節!

自立夏以來,報紙上關於大明王朝積弊重重的文章連篇累牘,大肆宣揚,甚至可以說是口誅筆伐,言辭犀利毒辣,震耳發聵,直擊要害。

而五省總理衙門的大聲疾呼,五省總理王泰的振臂高呼,要朝廷變法革新的呼聲,躍然紙上,大江南北,一片驚呼。

河南,開封城,南門內的廣場上。

大樹下,告示牌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擠滿了南來北往的各色人等。眾人興致勃勃,裏三層外三層圍在一起,看著告示牌上的官府告示。

其實,告示牌上所說,幾乎和報紙上的一模一樣,隻不過多了五省總理衙門的印章而已。

“我朝困局之首位,乃是吏治腐敗,道義頹廢。所謂官以財進,政以賄成。朝中大臣招權納賄,諂媚成風,互為傾軋,遂使黨爭日烈。地方官員則中飽私囊,欺上瞞下,無補時政,巧立名目,敲骨吸髓,而民亂頻生。土豪劣紳推波助瀾,百姓水深火熱,流寇趁機而起。我朝吏治,積弊太過!”

欺上瞞下,中飽私囊,巧立名目,敲骨吸髓,這便是告示牌上,對大明吏治腐敗的概括總結了。

一個年輕的讀書人大聲讀完一張告示,周圍觀看的百姓竊竊私語,個個睜大了眼睛。

這位年輕的大人,到底怎麼了?他不是當朝皇帝的女婿嗎,怎麼數落起泰山大人的不是了?

“總理衙門的公示,那不是女婿和老丈人對著幹嗎?”

有百姓搖搖頭嘀咕了起來。

“這告示上、報紙上說的對!這些個狗官,沒一個好東西,應該都拉出去砍了!”

有人冷聲道,狠狠向地上唾了一口。

“小心點,要是被看到了,又要罰款罰站!”

有百姓好意提醒。

“你當我傻啊,我吐的是口水,又不是痰,就是被發現了,也沒什麼大事!”

吐口水的左右看了一下,心虛地把吐的東西用腳擦幹淨。

觀眾都是哈哈一笑,接著有百姓繼續說了下去。

“王大人下麵的官才是好官!至於朝廷的那些官吏,壞人裏麵挑好人,沒幾個!”

讀告示的士子搖頭道:“我李知樂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大好人,耕讀世家,人畜無害,月需紋銀僅三兩。我要去當了官,保準兩袖清風,愛民如子,比官府裏的每一個狗官都好!”

“李兄弟,你就不要炫耀了!還有那麼多官府的告示,你都給大家讀讀吧!”

有人叫著,引起旁人的一致起哄。

“好,馬上,馬上。”

李知樂開始讀了起來,下麵圍觀的人群,也都安靜了下來,聽他繼續。

“……請餉慣例,請餉必饋,軍官克扣軍餉,低層軍士缺餉,又疏於訓練,毫無血氣,此軍中積弊,必須根除!”

眾人紛紛點頭,那些個官軍,能打仗的極少數,禍害起百姓來,個個如狼如虎。

“……其次是冗官,尤其是武官過多。如景泰年間,京都衛所武職,一衛已有二千餘人,全部三萬餘人,每歲需銀四十八萬兩,米三十六萬石,其他薪俸等動經百萬。耗損國家儲備,極為巨大。曆代官員數目,漢代七千八百名,唐一萬八千名,宋代冗官極多,至三萬四千名。但到我朝崇禎年,武職已逾十萬,合文武官員達十餘萬,比宋代多數倍矣。夏、秋之稅糧,不足支付甚巨。”

李知樂聚精會神,讀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