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驕傲(1 / 3)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秋風秋雨秋煞人,何況是風雨飄搖、天下人言可畏之時。

朝廷大義凜然,天下人議論紛紛,上達天聽、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豪強官紳,下至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流,僻野村夫,人人都是關心起了大明朝廷的未來。

也許,人人擔憂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

因為河南的決策,已經牽扯到上千萬百姓,甚至是數千萬百姓的生計和生活,而一旦和朝廷開戰,可是事關天下百姓的生計和前程。

衙門後堂,王泰坐在椅子上,陳子龍和顧炎武在側,另一張椅子上,則是郎中傅山。

為什麼田夫人懷的是女孩,郡主懷的就是男孩?

麵對傅山、傅青主,這位曆史上博藝多才、負氣節義的著名人物,其在太原地區乃至三晉大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享有盛譽,頗受百姓愛戴,在整個山西乃至於大明境內聲名遐邇,彪炳於後的誌士仁人。

衙門大堂上,王泰幽幽問出一句話來。

傅山、傅青主,這位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之一,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齊名,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時有“醫聖”之名,乃不折不扣的國手大家。

但在無神論、信仰科學的王泰看來,無論醫術如何精湛,礙於時代的局限性,能在懷孕初期便能分辨男女,這不是扯淡嗎?

“大人,你真的要和朝廷割裂嗎?”

傅山避而不答,又扯到了河南的處境問題上。

朝廷可是廣而告之,在報紙上昭告天下,王泰亂臣賊子,天下人都在等待河南的回複,傅山也是一樣。

一旁的陳子龍和張煌言,也是看著王泰,聽他的解釋。

“先生,在下曾上稟君王,願為革新變法,根除大明弊政流血犧牲,除吏治腐敗、去宗室頑疾,解豪強暴虐之患,富國強兵。結局如何,不言自明。”

王泰苦笑一聲,麵對這位曆史上的忠義誌士,毫不掩飾。

事實上,他也沒有什麼可以掩飾的。

“朝廷派來使者,勸我回歸朝廷,我明言永尊大明為正朔,不傷害王室任何一人。然則君王難忍藩鎮之憂,與河南公然決裂,王泰亦措手不及。王泰對大明有情有義,不然在下隻要隔斷漕運,京師便會徹底癱瘓。”

北地糜爛,京師所需皆仰於江南,一旦漕運隔斷,京師無糧餉可供,朝堂震動,大明朝廷的天下,又豈能久之?

“大人何不回歸朝廷?”

傅山點點頭,繼續問道。

陳子龍和顧炎武對看一眼,都是暗自讚賞。

王泰對這位仙風道骨的傅山,盡管名滿山西,盡管其是清流袁繼鹹的得意門生,但歸根結底,傅山不過是一介廩生,王泰對傅山如此掏心掏肺,禮賢下士,可見其愛才,絕非道貌岸然。

“王泰回歸朝廷,兵權盡失,且不說王泰自身安危,大明積重難返,其滅亡或許數年之間,流寇鼠目寸光,建奴賊心不死,一旦入關,便是文明中斷,百姓水深火熱,死傷何止百萬!”

王泰冷笑一聲,陡然間心硬如鐵。

“我不能為了大明王朝的所謂正朔,束手就擒,誤了天下千千萬萬的漢人,也誤了我華夏數千年的文化和文明!”

那些曆史上悲慘的景象和時刻,無數百姓被屠殺,漢人的發髻成了金錢鼠尾,脊梁被打斷,膝蓋骨被抽,文明被閹割,國民成了奴民。

“王大人,你真不是為了天下之主?”

傅山盯著王泰,目光炯炯。

都認為自己高於秦皇漢武了,還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天下之主,至高無上的權力、驕奢淫逸的生活、三千佳麗的後宮,處理一下政務、批閱批閱奏章,任意妄為,驕奢淫逸。真是可笑至極!”

王泰冷冷一笑,傅山臉上一紅。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製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