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望(1 / 3)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南京大亂、西北大亂、福建騷亂、各地風平浪靜。

河南,出兵北上遲遲未決,王泰一直保持沉默,沒有任何風吹草動。

“倡義提營首總將軍為奉命征討事:自古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誕我聖主,體仁好生,義旗一舉,海宇歸心,入關西而席卷三秦。安官撫民,設將防邊,大業已定。止有晉燕,久困湯火。不忍坐視,特遣本首於本月三十日,自長安領大兵五十萬,分路進征為前鋒;我主親提兵百萬於後。所過絲毫無犯。為先明文武官員等,刻時度勢,獻城納印,早圖爵祿;如執迷相拒,許爾紳民縛獻,不惟倍賞,且保各處生靈,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檄文由陝西至山西,再至河北、河南、山東,甚至是關外、江南,一時天下皆知。

王泰的麵前,自然也有一份。

李自成帶兵北上,占領一片凋敝的北地,為了什麼?是嫌自己活的太輕鬆嗎?

長城以外,已經是清軍的地盤。長城以內,山東山西、京師腹地,清軍任意馳騁,為所欲為。而清軍之所以沒有入關,顯然對接手糜爛不堪的北地,心存顧慮。

大雪紛飛,天地一片雪白,不知道此時的北京城,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南京已經是“叛軍”所據,南遷之能是走海路,當然,運河也不是不行,隻是如今是冬天,海河冰凍不通,隻能走陸路。

可以說,崇禎麵臨的局麵,比曆史上的甲申之春更加險惡,也不知道,崇禎皇帝會不會南遷?更不知道,如今的形勢下,那些個抱著“春秋大義”不放的崇禎朝大臣們,會不會力主南遷?南遷到那裏去?

廣東?雲南?又或者是杭州?

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

國家到了這個地步,剛愎自用、倔強倨傲的崇禎天子,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大人,最新的戰報!”

陳子龍上來,把塘報放在了王泰麵前的桌上。

王泰拿起戰報,看了片刻,輕聲一句歎息。

崇禎二十年9月23日,李自成東征北京,一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10月13日,僅僅20天,李自成就攻克了山西首府太原,殺官軍五千人出戰盡歿,山西巡撫蔡懋德自縊死,晉王投降。

10月20日,代州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日,周遇吉退守寧武關,悉力拒守,力戰而死。11月3日,李自成克寧武關,前後陣亡將士三萬餘人,傷亡慘重,李自成下令屠城。

11月6日晚,大同總兵薑瓖降李自成。

11月10日,宣府副總兵王承胤殺總兵李輔明,率眾降李自成。

盡管已經猜到李自成會如曆史上一樣勢如破竹,但親耳聽到,還是讓王泰不由得有些唏噓。

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大人,這是北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

楊震進來,遞上一封信來。

王泰打開書信看了一下,冷笑一聲。

“……闖軍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王泰把書信遞給陳子龍,陳子龍拿著書信輕聲讀下,也是搖頭冷笑。

“裂土而為藩王,索要餉銀百萬兩,聽調不聽宣!還沒有兵臨城下就敢這樣,李自成以為他是誰?”

王泰則是暗暗心驚。以崇禎剛硬的性格,李自成這和談的苛刻條件,是把崇禎往絕路上逼了。

“韃子那邊,沒什麼動靜嗎?”

王泰並沒有看完信中的所有。

“回大人,韃子按兵不動,想來是要坐山觀虎鬥。韃子的心腹大患是大人,對於李自成,恐怕是要拉攏了。”

陳子龍抬起頭,看著眉頭緊皺的王泰,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