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殿下,你為國為民,一片赤子之心,在下心服口服。可不是所有人,都有你的能力和際遇。”
傅宗龍神色黯然,微微拱了拱手。
“你身為大明臣子,駙馬之身,如今天子尚在,春秋正盛,莫非你真要登基稱帝,君臨天下,讓天下四分五裂嗎?”
張肯堂的話,讓眾人都是一驚,他們紛紛抬起頭來,目光一起對準了王泰。
鄭芝龍暗自冷笑。這個傅宗龍,哪壺不開提哪壺,這不是讓王泰難堪嗎?
河南衛軍兵威浩蕩,王泰不當皇帝,難道還讓崇禎當嗎?縱然王泰願意,他手下那些驕兵悍將,他們願意嗎?
“北王殿下,你為國為民,在下折服。但這天下畢竟姓朱,是朱明的朝廷。你要登基稱帝,天下人這悠悠之口,你可要……”
柳如是站了起來,肅拜一禮,退了回去。
雖然心底裏已經認可了王泰所作所為,可是從心底裏,柳如是為這位熱血的自詡為風流人物的王大人感到擔心。
縱然文治武功,遠超先賢,可是人言可畏,又怎敵天下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登基稱帝?
王泰無奈搖了搖頭,沒有吭聲。
人人都以為他是奔著那無上的權力而去,卻不知職位越高,責任越大。即便是貴為天子,有三宮六院,也得有個好腎才行。
否則,帶來的惡果難以想象。
“明太祖朱元璋一介布衣,他可以做皇帝,北王文韜武略,他為什麼不能?”
鄭成功站了起來,麵色凝重。
“北王為國為民,一片赤子之心,天下誰人能比?崇禎皇帝雖無大惡,但德不配位,以至於民不聊生,百姓水深火熱。反觀北王,活民無數,百姓愛戴,人人都盼望著北王當皇帝。怎麼,隻有你們不願意嗎?”
帳中又是歸於寂靜,任憑火炮聲和廝殺聲侵襲,肆虐內心。
“讓崇禎天子繼續當皇帝,百姓不會願意,我們這些將士也沒人願意!”
楊震大聲說道,王泰眉頭一皺,楊震趕緊住口。
“當皇帝,你以為我王某人樂意?”
王泰冷冷哼了一聲,端起麵前的茶杯,一飲而盡。
“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驢多,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彎腰駝背,華發叢生。”
他自嘲地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下麵的儒士們。
“我王泰原本富家浪蕩子,本可人生苦短,像諸位一樣,坐而論道,眠花宿柳,紙醉金迷。可在下又是性情中人,見不得人間疾苦,看不慣世間不平之事,更不忍見同族被異族欺淩。要不是天下被搞成這樣,我才懶得管這些屁事!”
德不配位,自有災殃,最後受苦受難的,卻是無數的低層百姓。這些所謂的上層建築,上至皇帝,下至胥吏,他們或因循守舊,心存僥幸,或隻顧私利,醉生夢死,最後埋葬的,卻是中華的文明。
“北王,你說的可是心裏話?”
黃道周臉色煞白,不知不覺脫口而出。
“閉上你的臭嘴!”
楊震猛地站了出來,怒火中燒。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也配為一代大儒?北王救活的百姓,豈止百萬?北王為我南洋商民報仇雪恨,你可出過一點力?北王殺過的韃子,少說也有十萬!你救過幾人?你殺過幾個韃子?那些屈死的百姓,能指望你,你,還是你們?”
楊震戳指訓斥,黃道周默不作聲,大帳中眾人都是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