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中有情難開口(1 / 2)

大紅絨布為底,印石擺在上麵,用單反相機,從各個角度,拍了上百張照片,過足了癮,放在台式放大鏡下,仔細的觀察了兩個時,方淩雲硬是沒找到一絲人工合成的痕跡,越看越心喜,作假作到這種程度,假的比真的更有價值。

手機響了足有半分鍾,方淩雲這才不情不願的放下印石,抓起電話,來電顯示一個‘雨’字,這才有些後悔,早知道是妹妹的電話,就不應該拖這麼久。

“雨啊,不好意思,剛才上廁所,沒來得急接電話。”方淩雲的借口相當蹩腳,這話兒騙騙外人還成,想騙從一起長大,聰慧如蘭的妹妹,明顯是找不痛快。

電話裏傳來方靈雨清冷的聲音,聽起來似乎有點疲憊:“不用解釋了,我就是想告訴你一聲,今年春節我就不回去了。”

“嗯,知道了,自己多注意,別太累了。你的脾氣得改改,哈福彙聚著世界各地,最頂級的精英,別什麼都想爭第一。”方淩雲多了幾句,其實兄妹倆都不是話多的人,以前在家裏的時候,一到晚也不上幾句。

“從到大,我沒當作第二,不習慣,我的事兒我自己清楚,還是管好你自己吧。”方靈雨輕哼一聲,從八歲開始,兄妹倆的身份就有點顛倒,方靈雨更象是個姐姐,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通常都是她在照顧方淩雲。別看方淩雲比妹妹大四歲,功課上不明白的地方,經常是妹妹幫他輔導。

幾句話之後,兩人就無話可了,方淩雲知道,妹妹性子要強,能力更比他高得多,沒辦法象別人家那樣,他擺不出哥哥的架子。隨著慢慢長大,方靈雨也知道,多少要給哥哥留點麵子,不好的太過。

“那就這樣吧,早點睡,別太晚了。”方靈雨完,掛斷電話,揉了揉發酸的眼睛,低頭繼續看書。

國外大學的生活,遠沒有國內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悠閑,事實上,國外最辛苦的就是大學,自習樓、圖書館的燈光,從來都不會熄滅,來自各國的才們,為了拿到一科A的成績,拿命去拚。

特別是哈福這樣的學府,考進來不容易,想要畢業同樣困難。花旗國的名校,出了名的難進難出,哈福被稱為花旗名校,每年的畢業率,差不多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也就是,讀完四年本科,真正能拿到畢業證的,十個人裏最多隻有六個。

聽著是不是有點喪心病狂的感覺,在國內,畢業率很少有低於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學,隻要你邁進大學的門檻,就等於拿到了文憑。

哈福的畢業率很誇張嗎?在國人看來,的確是的,可你要查一下花旗國排名前百的名校畢業率就知道了,哈福的畢業率,在前百名校之中,還隻能算一般,畢竟能考入哈福的學生,原本就是才級的,在哈福這種學習環境下,這根弦永遠都繃的緊緊的,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廢城的德雷賽爾大學,畢業率更是低得令人發指,經常性的低於百分之三十,十個人裏,連三個拿到畢業證書的人都沒有,可想而知,這些名校對學生的成績要求有多嚴格。

方靈雨在國內是不折不扣的才,初升高拿的是全省第一,高中一年級末,就考下雅思九分,高二就拿下GRE,並拿到十二所國外名校發來的邀請函。

這在國內,是一件相當立誌的故事,可放在哈福,自己是那麼的不起眼,剛到這裏半年,四門主課,居然隻能拿到一個A,兩個B,還有一門功課居然是。

啊,你知道代表什麼?

不及格!

才少女剛入大學半年,就有一門功課不及格,兩門勉強過關,隻有一門差強人意。看著同班同學之中,至少有十幾個人拿到A+的成績,這讓從來都拿第一的方靈雨情何以堪?

語言不是障礙,她知道,困擾自己的並不是書本上的知識點,而是東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國內的課業太過死板,而這裏的教授,可不會因為你寫出來的是標準答案,就會給你滿分。

恰恰相反,如果你滿篇卷紙都是標準答案,得分會很低,在教授眼中,你不是作弊了,就是個死板的家夥,這樣的人,走上社會,不僅無法與上下級進行良好的勾通,也無法與同僚完美的合作,很容易被孤立起來,無論是搞研究還是作生意,都沒多大的價值,在學校裏,自然是無法拿到高分的。

何況,哈福的卷紙題目,幾乎都沒有標準答案,教授給分的時候,還會因人而異,同樣的答案,不同的學生,得到的分數居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