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王朝聖元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正午,原本正當空的豔陽,轉瞬間被遮天蔽日的黑雲吞噬,一時間暗無天日,暴雨瓢潑。
有黑氣墮於玄天山,黑如墨,起風迅,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山下百姓見之,懼怕不已,紛紛抱頭亂竄尋找避身之所,其間有一老翁卻頗有見識的立於空曠之地指著黑氣,激揚高呼:“是青龍!是真龍現身!”
六神無主的百姓,聽老翁所言,不由的放慢了跑著的腳步,雖心生驚疑,但那黑氣確實越看越似神龍盤旋翻騰,此時又現身於玄天山,更坐實了真龍現身之說。
玄天山什麼來頭?
此山因玄天門而聞名天下,玄天門又因玄天人受萬民敬仰。
民間有言:玄天山上玄天門,玄天門內玄天人,玄天人渡眾蒼生。
此玄天人即玄天門掌門亦是天聖王朝國師,這話的意思就是國師對天下蒼生皆有憐憫之心。
國師法術高超,心係蒼生,早被百姓視為神明化身。
此時青龍現世,天降大雨,潤澤萬物,想來是國師為蒼生作法祈雨無疑。
老翁老淚縱橫向著玄天山跪下,全然不顧水窪泥坑的汙穢,也不在意自己被大雨淋成了落湯雞,連磕三下,“國師施法求龍王降雨,大旱之困解矣!解矣!”
他口中的大旱,已從正月持續至今,足有半年之久,倘若再不落雨,莊稼至秋收便會顆粒無收,來年饑荒一旦暴發,必會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向天大展雙臂,老翁盡享雨水的衝刷洗禮,繼而再次高呼叩首:“神明庇佑!國師祈雨,龍王應雨!國師福澤天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其餘百姓聽聞是國師祈雨,皆自覺不自覺的聚集於老翁周圍,無懼狂風暴雨,虔誠效仿老翁向著玄天山拜謝國師,一聲聲由衷的呼聲響徹雲霄:“國師福澤天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國師福澤天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青龍”在玄天山上空現身了一盞茶的功夫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黑雲褪去,雨勢變小,天空複又亮堂起來。
山下百姓仍長跪不起,呼聲不止,山上玄天門千餘子弟個個雙手結印,口念統一咒語,席地端坐於紫霄大殿外,淅淅瀝瀝的落雨聲淹沒在氣勢如虹的念咒聲中,雨水濕透了眾弟子的青衫,卻無一人理會,適才盤旋在玄天門後山道場上空的青龍,讓他們著實對自家掌門的崇拜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金碧輝煌的紫霄大殿內,正上方席位乃掌門平日所坐,現下空著,掌門之位下首兩側,各席地而坐四位精神矍鑠的灰袍老者,此八人身後又坐著各自的親傳弟子,這些弟子身著繡有雲朵暗紋的紫袍。殿內眾人與殿外弟子卻是不同,一個個緊閉雙目打坐入定。
大殿正中有個圓形香爐鼎,內中插著三柱小高香,一縷縷嫋嫋青煙帶著檀香的淡淡清香縈繞於整座大殿。
坐於左側上首的瘦削灰袍老者倏忽像是回了神,睜開雙眼,睇了一眼香爐鼎,原本凸在鼎外的小高香此時已不見,應是快要燃盡了。
已過去兩個時辰,按理掌門祈雨法事早該結束了,為何還未現身?
他心中略有不安,掐指一算,眉心皺成川字,低聲對身後的一弟子吩咐道:“不言,去後山道場瞧瞧掌門。”
被喚作不言的弟子,年紀不大,二十上下,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他似有不解:“是,師父,不過掌門交代我們必須留在此處,這......”
老者略帶催促:“事關掌門的安危,你且去,掌門若怪罪,自有為師一力承擔。”若不是他身為玄天門大長老,不能直接忤逆掌門之令,他就自己去了。
不言得了師父的保證,便似一股風般離去。
這股風自是驚動了殿內其餘人。
瘦削老者正對麵坐著的,腆著肚子長得似一尊彌勒佛般的老者,他睜開眼,咧開大嘴帶著些揶揄道:“我說伏塵師兄,掌門不過就作個祈雨法事,這小小的祈雨法術我們都會,從未有過什麼意外,依我之見,師兄多慮了,掌門讓我們在這幹等著,沒準他自個兒此刻正在後山泡溫泉呢。”
殿內起了一陣哄笑聲,大家皆被彌勒佛老者的說辭逗樂了。
確實,他們的掌門很喜歡在後山泡澡。
瘦削老者一臉正肅,麵上不悅:“伏雲師弟,休得胡言,在這潑天大雨之下掌門如何會泡澡,爾等適才未見真龍現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