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嫻的模樣讓人感覺混身發冷,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她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說好了第二天青河村的人,在青山村開的渠旁邊另開一條渠,兩邊的水量一樣,這樣也不厚此薄彼,老韓叔才帶著兒子們打了勝仗似的回家去。
韓氏心裏愧疚,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鄭老三不滿的嘲諷,“哎呀,大侄女唉,你就覺得你三叔三嬸算計了你,卻不想想,這姓韓的算計你才夠狠呢!咱們鄭家好歹都是一家人,吃虧占便宜沒人分的那麼清楚,可你這事兒一傳出去,那姓韓的管你累不累呢,他們能要挾你娘一次,就能要挾你娘兩次,我看你怎麼回回都護著她。”
鄭嫻冷冷瞪著鄭老三,“你用不著操這些心,你隻要照看好我娘,你就不會餓著肚子。”
鄭老三真的閉了嘴,捂著後腦勺走了。
韓氏連連搖頭,“除了你姥爺家,別人來求,我都不應。”
鄭嫻並沒有在意這些事情,她的身體自己清楚,超負荷使用異能,身體會承受不住,有劉道長開的方子,能補回些原氣,可能撐多久,她自己也不清楚。
鄭嫻淡淡的說,“我每天可以消耗的能量有限,您就是應了,我辦不到也沒法子。”
韓氏微微一愣,“那我跟你姥爺說清楚,隻自家夠用就好,不要傳出去。”
鄭嫻點點頭,她關心的問韓氏,“我拿回來的參,娘可吃了?”
“吃了,都吃了。”韓氏不敢告訴鄭嫻,那人參自己悄悄的給最小的弟弟,帶回去補身體了。
“劉道長開的藥不錯,娘您好好吃著,別停下,他說您得二三年調理呢,過幾日我再給您送幾支好的來。”
鄭嫻把韓氏送回家,留下兩袋糧食藏地窖裏,準備去何家莊的時候對韓氏說,“我來的時候瞧了灶房,娘今天早上還是吃的野菜湯吧?若是娘覺得野菜湯比白米飯好吃,那以後我也不必再給您留糧食了。”
韓氏可憐兮兮的說,“我拿糧食換了匹布,快開春了,你該穿件春裝了。”
鄭嫻眼睛一酸,原本想好的話,全給堵回肚子裏去了,她仰起頭,“四十多袋新糧,您隻換一匹布,娘啊!以後您若是需要布料,我去給您換。糧食是留著給您吃的,您若是自己不愛惜自己,我以後還怎麼盡孝?”
韓氏的謊言被鄭嫻識破了,尷尬的說,“你姥爺家裏人口多,勞力少,你兩個舅舅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就給了他們二十袋糧食,好歹能撐過到收了新糧。”
“那其它的呢?”
“你二嬸拿了十袋去,你三叔拿了三袋,其它的你姑姑,你姨母各拿了五袋去,她們都是你的血親,總得大家都活下去啊!”鄭嫻手捂著頭,攤上這麼一隻搬倉鼠似的老娘,鄭嫻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隻要自己能活下去就好了,你管別人幹什麼?顧好自己才是最正確的事情。
“有些事情不能開了例,既然有了比子,哪怕多少都要人人有份才行,不患寡而患不均,否則說你閑話的人就更多了。”
韓氏想勸鄭嫻,可一見鄭嫻的眼睛又開始發紅,立刻轉了話頭,“你好像長高了兩寸,幸好布料還沒剪,我再比比!”
鄭嫻又好氣又好笑,韓氏小心翼翼的樣子,讓她覺得心軟,她這是當自己是親生女兒了吧,也想讓大家接受自己,才會忍著委屈把糧食給別人,希望得了實惠的人能記得自己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