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而來的廚子,從廣源樓後門進來,懇請吳秋茂收留他們。吳秋茂自然答應,也照著老爺的吩咐,先預付給他們三兩銀子的工錢。幾個廚子都感激不盡,直歎還是廣源樓的掌櫃好。

吳秋茂本來還挺奇怪這件事的發展,後來他往回走的時候,聽見祥和街上有不少百姓都在討伐王三胖子。其中不乏就有人提到了廣源樓,廣源樓一直受到王三胖子的排擠,這是眾所周知的,而當初京城內被散佈地那些有關廣源樓的那些不好的傳聞,現在也都轉了風向,一直被說成是王三胖子的有心陷害。

所以伴隨著王三胖子的死,廣源樓的名聲反而提高了。

現在幾乎全城人都在口誅討伐王三胖子,狀元樓內自然人心渙散。加之這時候,王家孤兒寡母無力主持大局,而樓內許多廚子當初本來就是受了王三胖子的淫威,才會留在狀元樓做事,眾廚子們趁此時機紛紛脫身,請辭而去。

狀元樓的生意因此一落千丈,大有樹倒猢猻散之勢。

而廣源樓內,則有越來越多的好廚子前來應徵。吳秋茂都將他們留下來,並把所有人名登記在冊,遞交給了老爺。

廣源樓正式開業前幾天,晏良重新梳理了一遍樓內人員,也為廚子們研製的新菜提了幾點建議。他畢竟是富貴過一生的人,在吃這方麵,還算有獨到的見解。

廚子們據此都各自對自己的菜進行了改進,味道果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廚子們很高興,感激於見識廣的新掌櫃一針見血的建議,更敬重他待人和善的氣度。以前在狀元樓,王三胖子對他們總是非打即罵,他們是想走卻不敢走,每天都生活在抑鬱之下,現在他們真的輕鬆多了,每天可以又愉快的心情多琢磨新菜了。

九月初九,廣源樓正式開業。

開業當日,廣源樓便賓客滿堂,生意火爆。沒過多久,廣源樓的新菜就聲名遠播,成了京城酒樓之中的一大特色。

原來跟著王三胖子的有幾名死忠,趁機想要報復廣源樓。晏良別的什麼都沒做,隻亮出了他是甯府老爺的真正身份。畢竟國公府的名頭還在,這點官威足夠嚇怕那幾個小嘍囉。果然,他們再也不敢鬧事兒了。

待廣源樓的生意穩定下來之後,晏良就在甯府管鋪子的諸多家奴之中,挑選了一名最會辦事的掌櫃來代為管理廣源樓。

而今廣源樓的利潤,足夠支撐甯國府的正常花費。至於寧府其他產業,便可餘富下來,作為儲備備用。

晏良在解決了眼瞎寧府財政手指不平的問題之後,便將注意力轉到了賈珍身上。這段日子,他一直忙著廣源樓的事,也不忘隨時檢查賈珍的文武課業。

賈珍剛開始跟先生讀書的時候,是真不舒服,腦子一看見字兒就頭疼,接著要學武,紮馬步,最後搞得渾身上下全都疼。

最難熬的是要如此繼續堅持到第七天、第八天……到了二十幾天之後,賈珍這種痛苦感才漸漸減輕,慢慢可以接受每天這樣的日子了。

晏良翻了翻賈珍的課業,見他到現在四書五經還沒有背熟,有些不滿。

“先生不盡心,下月給你換一個。”

“父親,他教得很好,是兒子沒出息,腦子不好使,總是記不住。”賈珍辯解道。

晏良把手丟到賈珍懷裡,冷著臉道:“給你三天時間,若下次還失敗,那位受你恩惠的先生以後恐怕就沒法照顧你了。”

賈珍尷尬地變了臉色,垂首小聲嘟囔著,“原來您都知道了。”

“是啊,知道!聽說你用自己手裡好容易攢下的碎銀子賄賂他,我感到欣慰呢。”晏良諷刺的笑道。

賈珍訕訕地賠錯,忙道自己不敢。為了避免被新先生慘虐,他決定今晚秉燭夜讀。

賈蓉下課回來,同賈薔有說有笑地過來請安。二人遇見賈珍,忙行禮。

賈珍狠瞪一眼兒子,反而笑眯眯的看向賈薔,問他上學可好,在榮府住得可好。賈薔抿著嘴,點頭道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