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幾條鐵索救殘生,一道麻繩完骨肉(3 / 3)

將軍看了那些光景,走進艙來,和顏悅色對她道:“你的心跡如今驗出來了,可見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兒子遇了父親,自然交付還他。隻是你的身子作何歸結?他是前夫,我是後夫,還是要隨哪一個?老實說來。”舒娘子道:“妾自失身以後,與前麵的男子就是恩斷義絕之人了,莫說不要隨他,就要隨他,叫我把何顏相見?隻將兒子交付還他,我的心事就完了,別樣的話都不必提起。”將軍道:“如此極好。”就把兒子帶到前艙,喚舒秀才上來,當麵問他道:“這是你的兒子麼?”舒秀才道:“正是。”將軍道:“這個孩子,你不要看容易了,費你妻子多少心血,方才撫養得成。說你七世單傳,隻得這點骨血,比尋常孩子不同,日間不放下地,夜間不放著床,竟是在手上養大、身上睡大了的。如今交付還你,她的心事完了。至於她的身子,業已隨了別人,不便與你相見,休想再要會他,領了兒子去罷。”舒秀才道:“得了兒子已屬萬幸,豈敢複望前妻?就此告別了。”說完之後,深深拜了幾拜,謝他撫育之恩,領了兒子竟走。將軍送他路費一封,又撥小船一隻,顧不得孩子啼哭,等他抱過船頭,就叫扯起風帆,溯流而上。不上半刻時辰,母子二人已有天南地北之隔了。

卻說舒秀才口中雖說不敢望妻子,這一點“得隴望蜀”之心誰人沒有?看見兒子雖然到手,妻子並不見麵,未免睹物傷情,抱了孤兒,不住地痛哭。正在悲苦不勝之際,隻見江岸之上有一匹飛馬趕來,騎馬之人手持令箭,說:“將爺有令,特地來追你轉去!”舒秀才又吃一驚,不知何意,隻得隨旗而轉。

及至趕著大船,見了將軍,原來是一團好意。

隻因舒娘子賦性堅貞,打發兒子去後,就關上艙門,一索吊死。眾丫鬟推門不進,知道必有緣故,就報與將軍知道。將軍劈開艙門,隻見這位夫人已做了梁上之鬼。將軍憐惜不已,叫人解去索子,放下地來,取續命丹一粒,塞人口中,用滾湯灌下。也是她大限未終,不該就死,一連灌上幾口,就蘇醒轉來。

將軍問她道:“你尋死之意,無非是愛惜兒子,又舍不得前夫,故用這條短計。我起先問你,原有個開籠放鶴之心,你又不肯直說,故意把巧言複我。到如今首鼠兩端,是何道理?”

舒娘子道:“今日之事,已定於數載之前。當日分別之時,曾與丈夫講過,說:‘遭瑕被玷之餘,決無麵目相見;僥幸存孤之後,有死而已。’老爺不信,隻叫他上來問就是了。”將軍道:“若果然如此,竟是個忍辱存孤的節婦了。我做英雄豪傑的人,哪裏討不出婦女,定要留個節婦為妻?我如今喚他轉來,使你母子夫妻同歸一處,你心下何如?”舒娘子道:“有話在先,決不做腆顏之事,隻求一死,以蓋前羞。”將軍道:“你如今死過一次,也可為不食前言了。少刻前夫到了,我自然替你表白。”此時見舒秀才走到,就把他妻子忍辱存孤、事終死節的話,細細述了一遍,又道:“今日從你回去,是我的好意,並不是她的初心。你如今回去,倒是說前妻已死,重娶了一位佳人,好替她起個節婦牌坊,留名後世罷了!”說完這些話就別撥一隻大船,把她所穿的衣服、所用的器皿,盡數搬過船去,做了贈嫁的奩資。這夫妻二人與那三尺之童,一齊拜謝恩人,感頌不遑,繼之以泣。

這場義舉是鼎革以來第一件可傳之事,但恨將軍的姓名查訪未確,不敢擅書,僅以“將軍”二字概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