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把永璉和永琮定為繼承人,也許他們不會早夭,如今,永琪也…
突然想到小燕子的福氣,不禁振奮,忙向太後表示,小燕子可以延福伴侶,永琪隻要娶了她,必定健康無事,隻是大概無法承繼皇位了。
先不說大劫,單說隻有皇後一妻,如何平複朝堂議論?再者,所有子女均由皇後所生,這外戚母族還能轄製麼?而且,還是兩代國母出自一家……
太後一想確實,再琢磨琢磨,小燕子如今出身官家,來曆清白,雖然身份不算太高,但已被烏拉那拉家認作養女,又很規矩孝順,做個皇子福晉,倒也可以。
尤其當她聯想到方之航平反之事,不由更加確信,小燕子是個福星了,可以福自己,福父母,福兄長,將來自然也會福丈夫,福子女。
永琪隻能娶一位福晉,於大位無望,這個前提下,“命中多子,旺夫旺家”的小燕子,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為著這些考慮,太後終於同意了。
聞知老佛爺首肯婚事,讓永琪十分開心,幹起活來相當有勁兒,消息報到乾隆處,讓他不禁失笑,這個兒子,一碰上和小燕子有關的事,就不管不顧了,好在小燕子是個懂事的,否則……唉,果然愛新覺羅家,代代出情種啊!如今再看,就算沒有“諸芳劫”,永琪這樣的性子,當皇帝也有些不適了。
二人婚事既定,乾隆也就專心操辦太後壽誕。
前前後後緊鑼密鼓地籌備了小半年,這位“以天下養”的皇太後,其七十萬壽之日,終於來到了。
一大早,內務府南署的樂官們就鍾鼓齊奏,太後全副穿戴,穩坐慈寧宮,接受乾隆和所有宮眷的叩拜賀誦。
接著又接受了王公大臣內外命婦的朝賀,然後大排鑾駕,自西華門出宮,直奔萬壽山。
一路上,各色景觀都被錦緞花綢點綴,五彩繽紛滿目琳琅,除此之外,還搭設了經台、錦坊、彩殿、牌樓,上麵裝飾著無數的萬字、壽字、福字形的花紋圖案,棚門、樓門上都懸掛著吉祥對聯,並有僧道喇嘛各自念經。
各個戲台上,武術、走索、馬術、馬戲、穿圈、蹬技、扛箱、舞幡、秧歌……等等表演,令人眼花繚亂,彩幡旌旗獵獵飄揚,喝彩叫好鶯歌燕舞。
太後坐在鳳輦上,一路觀覽一路微笑,頗為受用,雖是冬日,她老人家心裏卻暖洋洋的。
文武百官、士民百姓在大道兩旁跪迎聖駕,龍駕鳳輦所到之處,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四野。乾隆和太後心情愉快,吩咐賞賜臣民百姓酒果數千席。
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到了萬壽山,進了清漪園。
乾隆奉著太後,先去了六十年壽慶時專門修建的大報恩延壽寺,由住持智燈禪師一路陪同,於佛前上香供經添油……
完成禮佛,以乾隆和太後為首,眾多王公大臣隨後,又一起遊覽清漪園。
曆經十餘年,以江南勝景作為藍本的清漪園,如今已初成規模,仿蘇堤的西堤,仿嶽陽樓的景明樓,仿黃埠墩的鳳凰墩,仿寄暢園的惠山園……種種美景,綜合金碧琉璃的皇家氣派,縱在冬日,亦美不勝收。
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才逛完園子,大家又來到專門搭建的表演場地,按品序就坐。
很快,朱漆彩繪壽字紋的戲台上,百戲雜技開始上演,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期待,如無意外,很快就能看到兩大陣營的鬥法了,眾人還記得上次皇帝壽誕時,那精彩的節目,不知這回太後壽誕,又將有何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