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1 / 3)

乃是以霹靂雷霆之手段一路踏著眾多兄弟的白骨登上皇位,先皇在位之時因其手段冷硬嗜血,是以皇室眾兄弟雖說心中各有各自的打算,但都畏懼先皇手段不敢輕舉妄動,後先皇重病,一夕暴斃,那些個魑魅魍魎便一個接一個冒出頭。

好在明昭帝自出生便得封太子,多年來眾位太傅傾盡心力,教他天子謀略,製衡之道又自幼跟在先帝身邊,多少學了些先帝的手段,加之朝中以莊太傅為首的眾位忠臣的不二忠心,這才平息叛亂肅清皇室。

那場叛亂幾乎先帝尚在人世的眾位兄弟幾乎都有參與,是以平叛之後,到如今皇室親王安然無恙的便隻有一個端王,一個賢王。

睿郡王乃是端親王幼子,自幼目睹著端親王為人處世的方式,待到自己封王建府,更是身體力行的將中庸之道貫徹到底,是朝中人人稱頌的好脾性。

陳氏會挑中睿郡王府便是多多少少考量了這一點。

都說知女莫若母,陳氏心裏清楚魏鳶性子比一般的貴女少了些嫻靜,又是個素來受不得太多規矩拘束的,這樣的性子若是許給了旁的規矩大的人家,定是要受委屈的。睿郡王夫婦二人都是和善的人,若是嫁過去,以他夫婦二人的性子定不會為難魏鳶。

至於朱齊本人,陳氏更是多番打聽求證,知道他為人周正,素來不做尋花問柳之事,身上更是沒有那檔子紈絝子弟的惡習。

如此陳氏對朱齊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當即便定下這樁婚事,到如今六禮已過,五月中便是嫁娶之日,是以魏鳶這些時日便被陳氏拘在家中待嫁。

朱齊此人合了陳氏的心意,卻沒能合了魏鳶的心意。

許是性子使然,又或是自小與舞刀弄棍的秦淩雲一同長大的緣故,魏鳶自懵懂之時便對習武之人有著天生的好感,待得再大些,有了些女兒家的心思,更是想著自己日後定要嫁個將才。

一身武藝保疆衛國,這樣的男兒才是魏鳶心中的良人。

可朱齊……

自從知道定親一事後,魏鳶便托秦淩雲打聽朱齊此人。

長安眾多世家,傾其半族之力供養的公子們,或是清風朗月,或是鮮衣華服恣意昂揚,哪一日信馬由韁自街頭倏忽而過,便能讓升鬥小民茶前飯後說上數日。更遑論如今皇室子孫單薄,朱齊作為睿郡王的嫡次子,論身份地位是長安這一代的勛貴中排的上號的,照理隨便著人打聽便能聽到些消息,偏生這朱齊是個另類。

那些個公子少爺的宴遊之事他極少參與,青樓舞館煙柳之地更是沒他的蹤跡,就連馬場獵園都打聽不到他的行蹤,好似這人不住在長安一般。

秦淩雲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睿親王嫡次子,自十歲過後便不甚出府。

魏鳶心中本就對朱齊不甚滿意,知道這一點後更是不滿這樁婚事。

雖說她心裏清楚陳氏疼她,定不會將她往火坑裏推,可到底沒見過人,心裏難免惴惴,便止不住的胡思亂想。

不甚出府?

難不成是身有隱疾?

亦或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癖好?

魏鳶愈發坐不住,終於在三月的一日狠下心瞞著眾人自己偷跑出府……

許是緣分天定,許是旁的什麽原因,魏鳶那日一時沖動孤身出府,竟真的讓她見著了鮮少出門的朱齊。

那一日究竟發生了什麽除了魏鳶和朱齊,大概沒人清楚,蘇妍隻知魏鳶午後出門,臨近黃昏被睿親王府的馬車送了回來。

後來魏鳶被擔驚受怕的大半日的陳氏罰跪了兩個時辰的祠堂,蘇妍去看她的時候,這個一向明媚的姑娘露出了她鮮有的女兒家的姿態,輕聲說:“他其實,沒有我想的那樣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