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此山門重簷翹角,造型古樸,兩側楹柱懸藍底金字楹聯,曰:《黃澤不竭;老子其猶。》此聯在西湖眾多楹聯中是數得出的佳作之一。聯文初讀似欠完整,其意難解,其實是用了省略的修辭手法,巧妙地淨《黃》字,對名則是《老子其猶龍耶?》(孔子讚老子語)的省略。這副楹聯說的是自從黃帝以來,道都如同深潭之水不會幹涸,老子則是如龍一般的偉人而得道成仙。藏字的修辭手法又使人聯想到《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說法。 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遊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遊龍。沿路古木修篁,花草清池,矮牆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成上稱為《導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遊人起著由俗入清、調整心、漸入佳景的作用,自南宋以來這裏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
洞府的三裏之外,有一片竹林,竹林密集,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麵,這裏的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勢不可擋;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裏園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在竹林的不算出,有兩間茅草屋,屋前的一片竹林裏,兩個身影手持木刀,正在比試。
“托!托!托!“
兩人身影快速轉換,電石火光之間兩人已經交手了三招,每一招莫不是拚盡了全力,此時各自退了開來。
左側的是一個老頭兒,嘴裏咬著一根杭州鄉下尋常老百姓吊著的旱煙管,手中提著一把單刀,剛才各自拚勁了全力抵擋了三刀,老頭畢竟年紀大了,手腕竟有些顫抖,他斜眼瞧了一眼對麵的年輕人,嘴角邊微微含笑:“好小子,都變得這麼厲害了?”
晨曦的光芒透過密林翠綠的翠葉,照射了下來,照在了他滿頭的白發,一臉的皺紋眼角上,老頭年紀不過五旬上下,慈眉善目,若是不知情的人一看,還以為是靈隱寺的得道高僧,但惟獨對麵的年輕人知道,這老頭可不是什麼慈眉善目的老頭,從剛才的三刀,足以看出,是如何的心狠手辣!
老頭吞吐了幾口煙霧,隨手丟了手中的木刀,一道淩厲的勁風,那把木刀落地竟入土直至木柄。“好小子,才幾個月,就有這般成就,不錯,不錯啊“
“這是師傅教的好,徒兒才有這等水準啊?“對麵的年輕人嘿嘿一笑,拍著馬屁道。這年輕人二十好幾年紀,清臒俊秀,劍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的亂轉之時,帶著幾分狡猾,嘴角時而勾起的笑意,配上他略顯黝黑的肌膚,倒也有幾分迷人的色彩。一番比鬥,額頭上,臉頰上都見汗,雙頰上更是從鬢角處流下了兩條汗水,一直順著他的臉頰流到了脖頸上,他伸左手衣袖擦了擦,略顯黝黑的臉蛋上,頓時露出了一塊白皙的痕跡。
那老頭哼了聲,略帶嗔怒的口吻道:“臭小子,少給老子拍馬屁?有本事再來?“
年輕人絲毫不以為意,朗聲道:“來便來,誰怕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