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京城風雲如何變動,遠在雲南邊境的一處小村子裏此刻還是山水秀麗。人們安居樂業,生活的安定幸福。
村子叫做萊西村,村子裏統共有上百戶人家,這裏的人民風淳樸,對外人也都是熱情好客。村子是依山而二建的,三麵環山一麵麵水,是生活的好地方。
這裏雖然是環山可是村民們卻很少上山。因為傳說山裏有凶猛的野獸,會吃人,還有鬼魂會索命。
經常會有村民的家畜牲口無緣無故的失蹤。甚至有村民時而會在雷電交加的雨夜聽到山裏有人在哭。
村民們為了防止小孩子們貪玩跑到山上去,特意都在上山的路上紮上了高高的籬笆。
這裏的人們都是自給自足,人都說靠山吃山可是他們既然上不了山那就隻能靠水吃水了。好在對麵的大河漁業很豐富。滿足村民們的生活還是綽綽有餘。
這條河叫萊西河,而那山本來是叫萊西山,隻是隨著世代對它的鬧鬼的流傳人們給改了名叫鬼山。
又因為這鬼山山頂長年累月的有霧氣環繞,不管多厲害的獵人進去都出不來,也就坐實了鬼山的名頭。
這裏的老人有時候為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就會對他們說:不聽話就把你們送到山裏去,山裏有鬼魂專吃小孩。
小孩子一般膽小,聽到要被吃掉通常就會被嚇的哇哇大哭。這也就導致了山頂的神秘性就被保留下來。
再有這裏是位於大蕭邊境,村子又在山裏麵幾乎就算的上世外桃源了。
那麼這裏是哪裏呢?
沒錯這裏就是顧靈筠長大的地方。
隻是她並不是在山下長大,而是一直在山上。
鬼山主峰的山頂距離山腳有上千米,這也是這裏山頂常年都是雲霧繚繞的一個原因。
當年顧淵原本並沒有把顧靈筠送到這裏,而是在村子不遠處的一個鎮上。那裏算是顧家發達之前的老故居。
顧淵美其名曰送她過來調養身體,隻是知道的人都知道這根本就是打算放棄她了。所以這邊老宅子的人也就沒把她這個侯府來的小姐放在心上。
顧靈筠是怎麼到的萊西村她已經不記得了,但是怎麼拜師的還是有記憶的。
五歲那年她像往常一樣在村裏吃百家飯,今天這家給一口吃的,明天那家給一口喝的,今天撿了這家娃不要的衣服穿了,明兒那家又給兩件。
從記事她過的就是這樣的日子,沒有哪一家徹底的收留她,因為畢竟是山溝子裏的住戶誰也沒有真的很富裕。
而且顧靈筠又來路不明,唯一可以證明身份的大約就是她手臂上的胎記和脖子上掛的一個木珠子。
(也多虧了這兩樣,要不然她失蹤這麼久還真沒法證明身份。)
所以大家願意給她騰一處住的,願意接濟她,給她吃的喝的,算是很不錯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很聰明,人也機靈東看西學漸漸也能自己照顧好自己,也慢慢跟著大人學一學生存技能。
所以她會上山這並不是讓人驚訝的事情,隻是她沒想到在這裏會遇見原本可以改變她一生的人。
若不是前世她實在太渴望親情了,太過渴望,最後也不會被顧淵一步一步逼進絕路。
空有一身的本事不會用,也白白浪費了身後的好資源。
鬼山有鬼這隻是傳說,事實上也根本就沒有人真的見過鬼。但是鬼山裏住的有人這才是真的,就在山頂的雲深處。
鬼山的山頂,一般人如果上去了就隻能看見一正常的山頂的樣子。顧靈筠記得她第一次被人帶上去的時候親眼看到那人帶著她從一側的崖壁上暗下機關,然後就是機關啟動的聲音。
一道厚重的石門出現在她的眼前。那時候她都以為自己眼睛出了問題。
後來在那裏一呆就是七年,那裏才算的上她真正的家吧,沒有人知道被世人吹捧幾乎成神的神醫姬無名就在這裏隱居。也沒人知道一直被傳的神乎其神的神醫穀就是在這裏。
姬無名一個對皇室都不放在眼裏的脾氣很古怪的老頭,他一生行醫救人全憑心情。會收下顧靈筠,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完全是因為那天他心情很好,就打算做一件善事。
那個從鬼山山頂密道進入的山穀,就是現在顧靈筠也不知道從外麵看到底是在哪裏。
沒有辦法,她好像天生的對方向什麼的不太敏感。
再加上從石門進去以後有很多的機關,要走很長一段暗道,七拐八拐一會往上一會又下坡的。
再有密道裏完全沒有光線就是火把點著了一會也就自動滅了。所以走那段路一開始全靠人帶路,後來時間久了就全靠記憶感覺了。
但是進去以後就會發現那裏真的可以說是人間仙境。氣候宜人,四季交替並不明顯。經年都開著各種五顏六色稀奇罕見的花兒。
地方不大,但是卻該利用的地方都被利用上了。有專門做藥田的,做菜園的,做花圃的,更離譜的還有地方養家畜。
一並排有五間房屋,可能是因為人少力量不足的緣故,房屋蓋的很是簡陋。屋頂上的茅草隔年就要重新搭一次,要不然下雨的時候鐵定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