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參賽(1 / 2)

自西山的事情過後,侯府整整平靜了半個多月,在七月初的時候,顧淵帶給侯府一個大消息。這個消息對顧靈筠來說也算不上好消息。

原來是每三年一度的四國爭霸賽今年輪到大蕭舉辦。這也意味著到時候其他三國的能人異士會都齊聚大蕭京城。那應該是可以想象的熱鬧。

一直都沒有說這片大陸的形勢。這片大陸就大家所知道的有四大國,還有若幹小國。四大國有西燕,北秦,南蕭,東齊。這南蕭就是顧靈筠所在的大蕭。其他的還有一些小國,他們或是依靠大蕭,或是依靠其他三國。

四國實力相當形成了一種製衡的局勢。這些年與大蕭相接的燕國年年總會在邊境上打兩場,但是從來也沒有誰占到誰的便宜。

和大齊倒是一直保持著相安無事的境況。倒不是大齊不想要壯大,實在是北邊的秦國一直對大齊邊境騷擾不斷,這種情況它自然不會再和大蕭發生矛盾。

不過不管四大國是怎麼樣的鬧騰,但是有一點從來不變,那就是每年的四國都會來一場比賽。然後分出個一二三四的名次。每年獲冠軍的國家有權利提出一個條件讓最後一名國家滿足。

當然這條件必然得不損傷人家的國家利益,得是合理範圍之內。三年前就是燕國把自己的嫡公主嫁到了齊國成了齊國湘成王的繼任王妃。

正常來說,四國實力相當,一國的嫡公主就算嫁到別國也隻會是嫁入皇宮,而不是一個不受寵的王爺為繼室。那湘成王聽說已經年過四十,而那嫡公主卻隻有二八年華。

一個可以做她父親的人如今變成了丈夫,還是繼室,想來還在豆蔻年華的那位嫡公主心裏應該也是不情願的吧。

重要的是那位王爺聽說品行還不行,府裏姬妾成群不說,還經常流連煙花柳巷之地,習慣了那溫柔胭脂美人鄉。說是那位王爺的原配妻子就是這樣被生生氣的年紀輕輕就去了的。

那燕國的嫡公主想來也是從小就嬌養著長大的,誰會想到尊貴如此的身份最後竟然是這麼個結果。不過也不是年年都是這樣嫁公主娶公主的。隻不過是恰好去年那位湘成王就看上了她,也是她的命。

這要求說過分也過分,說不過分也不過分。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的四國賽各國都牟足了力氣想要自己國家獲勝,最不濟也不願意弄個最後一名。

今年輪到在大蕭舉行,其實對於大蕭參賽的人來說這是很有利的。畢竟在自己國家肯定比在別過比賽好。

但同時這也是帶著巨大的壓力的。若是在自己國家都輸了,那這臉麵也真的是丟的沒有了。往年大蕭基本上都保持在第三名和第四名。最好的一次也就是第二名。

這對於大蕭皇室來說也是個天大的遺憾。今年蕭策大概是也很著急了吧,作為東道主絕對不能輸。但是前不久出的西山那事,讓他總是心裏難安。

刺客的事情安郡王和大理市可以說是用心查了。那陣子大理市的大牢裏幾乎人滿為患。到最後刺客沒找到,倒是牽連出太子和景王為了爭權奪利私底下拉幫結派搞出的一係列針鋒相對的事情。

這些事情看著都是小事,但是偏又牽連了許多人。蕭策是誰?一國的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自己還活著但是兒子們卻已經巴不得他趕快死了。

原本就因為刺客的事情一肚子火氣憋在心裏,這下好了,幹脆全部發泄在這上麵了。

不過到底也是知道東宮和景王府鬧成這樣也是必然的事情,甚至於他自己也是喜聞樂見看到這種情況。

兩宮相互製衡就不會出現一邊一家獨大的局麵。若他們隻是做些小動作針鋒相對他倒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是現在朝中竟有三分之一是東宮的人,再三分之一是景王府的人。還有一部分屬於兩邊不靠他這邊的。

蕭策的想法是你爭權奪利可以,你搞陰謀詭計也行。但是不能動搖他的朝綱。偏這兩人在朝中拉幫結派,這就讓他很是不喜。

既然有人給他手中遞來了刀,那自然是要見點血這事才能了了,也好來一把殺雞儆猴!

於是安郡王好好的查西山刺客的案子最後卻是皇上下旨殺的殺,降職的降職,罷官的罷官的搞了一票人。

這突然的一出手,打的太子和景王那邊兩兩都是措手不及。縱使他們再有心想要想對策也是來不及。

蕭策出手非常快,短短三日時間不僅拉下一批人並且迅速的安排了人頂上那些空缺。當然那上位的自然就是他的人。

現在朝中大半都是他的人,這才讓他心裏舒坦一些。隻是這樣的打擊倒是讓太子還有景王誠惶誠恐起來。

兩邊都在琢磨是不是平日裏他們爭鬥的太凶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而一手促成這一切的安郡王卻好像是突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聽說連著幾日一邊跑景王府一邊跑東宮,為的就是求他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