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1

1、傾城色 ...

揚州。

春景明媚,江畔霧鎖煙攏,楊柳依依,輕煙引素,綠水無波,遠處山色漸明,秀色可餐。正所謂“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煞人。

瀟湘院。揚州最大的教坊,風流勝地。

山抹微雲。

斜倚欄杆,麵飾花靨,淺笑盈盈,天際有一抹微雲漂浮而過,庭中奇花異草頗多,幾株紅杏鮮豔明媚,情趣盎然,珊珊可愛。畫中少女年約十七,小名柳熙,工於文辭,精於音律,才思敏捷過人,正值妙齡□,是揚州名聞遐邇的名妓。

柳熙母親乃南朝人氏,南朝敗亡後,現今朝廷將南朝室皇親國戚打入最底層,生男為奴,生女為娼。柳熙母親作為南朝舊臣後裔,墮入娼門後,自覺淪落風塵乃命裏定數,便大張豔幟,迎來送往,其風流媚態,傳奇身世吸引了無數好色之徒競相追逐。然朱顏辭鏡花辭樹,紅顏漸漸老去,文人墨客的眼睛便不再停留在年華減去的柳熙母親身上,而是初長成妙齡少女的葉柳熙。

“畫好了,柳熙姑娘。”

少女一襲珊瑚色綾衫,羅衣輕揚,托著下巴的手漸漸放下,輕輕吹起,吐氣如蘭,由於站了太久,身子骨都有些酥|麻,便稍稍鬆了鬆身體,眼眸之中流露出慵懶的美麗,媚態橫生。靄靄凝春態,溶溶媚曉光。此時形容最合適不過。

葉柳熙扶著裙擺,徐徐走向涼亭處,三個男子正饒有興味地欣賞剛剛完成的傑作,名曰:柳熙圖。

“丹青已成,美人如花,然美中不足,還請姑娘題詩為之增色。”趙鬆雲乃當世著名畫家,今日偕同商正明、周元山一起為盛名遠播的酒仙名妓葉柳熙畫了一幅美人圖。

葉柳熙略一沉思,揚起笑意,提起毛筆在硯台蘸了蘸黛青的墨汁,在剛完成的仕女圖行雲流水地題字,正是《石榴花》。

微雲一抹隱山崗,斜對著這欄杆細思量。人生有道不尋常,休想道是畫堂別是風光。那有個知心人滿捧杏花釀,空自裏幽怨,嗟傷,玳筵前那尋著知音郎,何日裏開宴出紅妝。

新詞擬成,趙鬆雲拍手叫絕,大加讚賞。“好一個何日裏開宴出紅妝,姑娘把心事一泄無遺,情真意切,你要找個知音郎,好得很,我們三人定為你找個能吟能飲的如意郎!”

張四媽聞聲而至,聽

1、傾城色 ...

聞女兒有意覓得有心郎,便和那三人說:“教坊的媽媽早些發話了,心係柳熙的男子,若要為她贖身,至少得準備三千兩紋銀!”

“好說好說!”趙鬆雲不以為意,遂又說道:“倘若真有能吟能飲的小子出現,我趙鬆雲願傾盡積蓄把柳熙姑娘嫁與他,但是,此人必須是我朝的顯赫名門,才能為她贖身。”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葉柳熙來到翠雲閣,獨倚闌幹,揚州煙花之地,瓊花一簇一簇地開放,街上突然響起了鞭炮聲,寬闊的路擠滿了行人,卻自然地讓出了一條暢通無阻的路。一行身著盔甲的士兵威武而過,眼瞼低垂,隻見一個身穿淡黃色綾衫的少年騎著高頭大馬,陽光照在他束發的發帶上的綠玉,閃閃發光,如同澄澈的溪水。

平南王府南下平叛凱旋而歸,剿滅了前朝餘孽主要人物一共一百二十人,成功搗毀他們的巢穴。

歡聲雀躍,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