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地球是所有人類的家園,亦是所有人類的母親。
我們所愛過、所恨過的每一個人,所遇見、所不曾遇見的每一個人,所聽過、所不曾聽過的每一個人,都在這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上活過了一生。
或美好,或糟糕的一生。
有句很雞湯的話,是:人這一生,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曆。所以不必遺憾。
可是,人生怎能不遺憾?
尤其被迫離開美麗的地球母星,這不僅是個人的遺憾,而是整個人類種族的遺憾。
此刻,在方舟三號,背井離鄉的精英們遺憾之極:如果能重來,一定要好好愛護這個美麗的星球:保護它每一顆樹木,每一片森林;潔淨它每一條河流,每一塊大海;愛護它每一座山峰,每一寸土地;珍惜它每一絲空氣,每一方空。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隻有後果與結果。
後果就是不曾珍惜地球的人類濫用科技,汙染地球環境,最美麗的棲息家園不複存在,結果不得不乘坐方舟三號,背井離鄉,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人類生在地球上,但絕不應該在地球上滅亡。
當方舟三號離地球越來越遠,不知多少億公裏,地球在視線裏變為一個塵埃般的光點後,方舟上淚流滿麵的精英們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
那個渺的,孤獨漂浮在太陽係中的,漸漸消失的光點,蘊含了人類曆史上所有智慧的光芒:千萬種語言,文字,音樂,詩歌,建築,繪畫,影視,各個不同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經濟思想,政治製度……所有英雄與狗熊,所有帝皇和農民,所有熱戀中的情侶,所有滿懷希望的父母,所有真無邪的孩子,所有偉大的領袖,所有值得敬仰的先賢導師,所有受到熱烈追捧的超級明星,所有的探索者、創造者、毀滅者,所有的聖人和罪人,都曾經存在那個渺如塵埃的光點上。
在浩瀚無盡的宇宙星河看來,那光點毫不起眼,卻承載著人類種族的所有。
茫茫宇宙中,還能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還有能承載人類所有文明的大陸嗎?
這是方舟上所有人的疑問。
方舟上的科學家望向無盡的星空,內心不可抑製的生出一股悲涼。
每一個對星空有著無限熱情於向往的科學家,內心都有一條星河,流淌進骨血。那些跳脫了物質忙碌的現實生活,發生在璀璨星河中和宇宙裏的故事,有著更浩瀚的浪漫。
人類最大的浪漫,是想象力。想象中的浪漫,遠比現實中要美麗得多。
“宇宙誕生的時候,我們從奇點噴發而出,奔向屬於我們的命運,變成星雲,隕石,射線,恒星,塵埃……經過億萬次爆炸與重組,在難以置信的巧合之下,我們體內所有的原子,終於得以彙聚在同一顆星球。之後,經曆數十億年的進化,從海洋中最簡單的核酸蛋白質,變成了今日獨一無二的你我。當我在人海中第一眼見到你,也是我第無數次見到你,我曾在奇點,在人馬座,在銀河的旋臂,在太陽的日冕,在海洋的浪花,在恐龍的眼睛,在唐朝的城牆,在工業革命的煙塵裏,見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