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霓裳風華,楊玉環(1 / 3)

從‘欲上青攬明月’的朱雀門進入長安城,富二代青年馬可波羅很快就來到了盛世長安最繁華的坊市——長樂坊。

長樂坊位於朱雀第二大街,是長安城十數道長街,上百個坊之中最繁華的一個,沒有之一。

這裏彙聚了全世界最奢侈的一線品牌旗艦店,各種珠寶鑽石,魔法材料,戰士道具,閃爍光芒的法杖長劍,不同屬性的銘文甚至皮膚套裝,都應有盡有,琳琅滿目。

每一家店的客人都絡繹不絕,金光閃閃的金幣已經不是這裏最常見的交易方式,以昂貴的鑽石,銘文,甚至點券作為支付手段也屢見不鮮。

種種繁華,讓世代貿易經商,本就見多識廣的富二代馬可波羅大開眼界。

生在富貴之家的幸運,並非單純的隻在於金錢來帶物質享受,更在於這種優渥富足物質條件下所涵養出來的思維模式和氣度見識。

隻有真正經商貿易,對經濟體係有著深刻認識商人,才明白長樂坊的繁榮意味著什麼。

有著出色商人的思維模式和非凡計算能力的馬可波羅完全可以確定,長樂坊每的資金交易流通量幾乎可以媲美海都!

可謂真正的一街比一國。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此刻,置身於長安城最繁華的長樂坊中,馬可波羅終於明白,為什麼這座城市能被冠以‘盛世’之稱。

這才是真正的盛唐氣象,盛世長安!

總把‘世界那麼大,我想來看看’掛在嘴邊的馬可波羅有一顆不安定的靈魂,他特別喜歡遠古地球時代,詩人汪國真那首《我喜歡出發》:

我喜歡出發。

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於昨。

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

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還有未來。

怎麼能不喜歡出發呢?

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

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翰,仍然是遺憾;

見了大海的浩翰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

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

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濤,大漠有風沙,森林有猛獸。

即便這樣,我依然喜歡。

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於年輕的景致。

真慶幸我還沒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麽樣,不是有句話叫老當益壯嗎?

於是我想從大山那裏學習深刻,我還想從大海哪裏學習勇敢,我還想從大漠那裏學習沉著,我還想從森林那裏學習機敏。

我還向學著品味一種繽紛的人生。

人能走多遠?這話不是要問向兩腳而是要問向誌向;

人能攀多高?這事不是要問向雙手而是要問向意誌。

於是,我想用熱血給自己樹起一個高遠的目標。

不僅是為了爭取一種光榮,更是為了追求一種境界。

目標實現了,是光榮;

目標實現不了,人生也會因這一路風雨跋涉變得豐富而充實。

在我看來,這就是不虛此生。

是的,我喜歡出發,願你也喜歡。

※※

馬可波羅也喜歡發出,看世界不同的風情,看高山的巍峨,大海的浩瀚,沙漠的廣袤,森林的神秘……

但哪怕是再巍峨的高山,再浩瀚的大海,再廣袤的沙漠,再神秘的森林,馬可波羅去看過了後,絕不流連,去過的地方絕不會去第二次。

生性灑脫,以旅行冒險,吃喝享樂為人生宗旨的他,不喜歡羈絆,太深的流連就會成為羈絆。

所以他不會流連。

馬可波羅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個比自己更灑脫,更見多識廣,更不喜歡流連的父親,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複流連盛世長安呢?

直到馬可波羅來到長安。

記得年幼時父親每次起盛世長安,都眉飛色舞。

什麼是大陸希望,還有死海文書,方舟,核心,奇跡,那些莫名其妙的詞彙。

父親的神秘失蹤,一直是富二代馬可波羅心中難言的隱痛,他明白父親的神秘失蹤一定與死海文書,方舟,奇跡這些東西有關。

他不明白的是,像父親那樣閱曆豐富的聰明人,為什麼會被方舟,奇跡,書這些東西羈絆住,深入泥淖,不可自拔。

自父親神秘失蹤的那一起,馬可波羅就已經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與方舟,奇跡,書結下了難以言的因果,終於一,他也會向父親那樣,踏上尋找奇跡,書與方舟的道路。

在幼年父親離家,再也沒有回來的那一,就和馬可波羅過:這是每個知識的尋求者都會坦然接受的宿命。

可是長大後的馬可波羅已然明白,即使是同一條道路上的人,也有不一樣演繹人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