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明早上就是盛世大典啦,也是我正式以青蓮劍仙隆重出場的日子,我今晚會在這裏喝一夜的酒,直至明。今晚的我,暫且放下責任,義務,榮耀,仍是那個熱血,中二,頑劣的少年。如果你真的想要看到心中的那個青蓮劍仙,明早上記得來看哦。”
李白衝著楊玉環的背影喊碗,拿出腰間的酒葫蘆大灌了一口,酐暢淋漓的吟道:”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楊玉環停住了腳步。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很有意境,也很符合抱著琴的楊玉環的一句詩。
這也的確是李白的風格。
楊玉環對李白詩歌的熱愛近乎癡狂,隻要是李白的詩,她就一定能認出來。
難道他真的是青蓮劍仙?
他那喝酒時豪邁的狂態有一種魔一樣的吸引力,讓本來準備離去的楊玉環不由自主的抱琴歸來。
“能為我彈一曲嗎?”李白誠懇的問道,喝了酒的他,笑容越發溫暖迷離。
楊玉環沒有拒絕。
悠揚悅耳的琴聲響起,旋律如流水般激蕩,婉轉連綿……
李白終於明白為什麼楊玉環能成為巨星,擁有如此之高的人氣。
因為她的琴音之中,沒有埋怨,沒有悲傷,她的音樂不讓憂傷的更憂傷,不讓絕望的更絕望,永遠都充滿著陽光向上意境,讓人感受到美好幸福的歡愉。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曲中人知曲中意,曲中意送意中人。”
隨著楊玉環悠揚的琴聲,李白開口唱道。
一開唱,李白的聲音就觸動了楊玉環的靈魂。
楊玉環從未聽過這麼獨特溫暖的嗓音,他溫暖的聲音裏,似乎蘊含的漫星辰。
一曲彈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驚喜感在楊玉環心中油然而生。
“好歌。”
楊玉環看著李白那因為喝了酒而顯得略有些迷離和張狂的臉龐,毫不吝嗇的讚歎道。
“好曲。”
李白道:“這個世界上,通用的語言就隻有兩種:劍與歌,一種征服人,一種征服心。在我青蓮劍仙看來,劍隻能征服人,而歌,能征服心。歌,真的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因它的存在,人類的所有情感都有了共鳴,所有語言都沒了障礙。千言萬語,道不盡萬一,唯有深深感恩它的存在。”
李白這番話,簡直到了楊玉環的心坎裏,她深有同感的附和道:“的確,歌曲通過種種界限把整個世界緊密連接在一起,為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每一種文化提供了相互碰撞生長的土壤,從而產生了無限的可能性,出現了無數風格的歌曲。它不屬獨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一方勢力,它是大陸上所有文明之河彙聚之後激蕩出的波瀾壯闊,它是這個時代的必然聲音。”
“讚同。”李白道,“我們讀詩,唱歌,其實並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我們人類身體深處本來就有這種充滿激情與文藝氣息的基因,醫藥,法律,科學,這些都是崇高的造福人類的學科,足以讓人奮鬥一生。但是詩歌,浪漫,愛情,這些文藝激情的東西,才是更能讓我們感受到甜蜜與美好,幸福活著的意義。亂世是不得已的痛,寫詩唱歌是為了與夢想重逢。”
這個世界上居然有如此觀點相同,相知之人,真的太美好了。年複一日艱苦卓絕的磨練讓她的琴藝舉世無雙,傾國傾城的她整被一些狂蜂浪蝶糾纏著,明明不懂音樂,卻偏要故作風雅。
正所謂,工作有三大境界:對牛彈琴,牛對你彈琴,牛教你彈琴。
對牛彈琴,或牛對你彈琴也就算了,最讓楊玉環無法容忍的是,那些不懂音樂的貴家公子偏偏還要裝模做樣的點評,教自己彈琴,刷優越感。
像李白這種,能唱出這麼溫暖動人的歌,對歌曲有這麼深刻的見解,實在是楊玉環生平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