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很壯實的一個人,瘦得幾乎沒了人樣。養了好久,才養回來。”

頓了頓,看了一眼在旁邊玩鬧的有望,到底沒有把自家阿爹在送糧的途中,被大水沖走,生死不知的事情說出來。

☆、381.第381章 咱們去地裏幫著幹活吧

但,這樣也差不多了。

周代埻已經陷入了沈思之中,隔了許久,才喃喃自語道:“送糧入倉真的這麽辛苦嗎?”

送糧入倉的稅收製度,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是大齊的國策。也是祖製。

永安皇帝登基之時,打的旗號就是恢複祖製。所以,他不會更改太祖皇帝定下的事情,甚至,不會允許人說。自然,便不會有人說。

當然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也未必知道,送糧入倉的辛苦。哪怕是寒門學子,考中進士之後為官的,也少有知道這些的。

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們既然能讀書,必然是會被家人捧在手心裏頭的,咬斷了牙齒也要將他們供養出來的。他們哪裏能有機會去服這種勞役?就算是真輪到他們,也會有其他兄弟代替。

更別說,在他們考中秀才之後,他們就不用再服任何的勞役了。

所以,哪怕是寒門學子,他們也很少會知道送糧入倉的艱辛的。

周代埻也是第一次知道,太祖皇帝定下來的送糧入倉,對農人們來說,很辛苦。

但是,他還並不是很清楚這種辛苦究竟有多麽辛苦。因為有福沒有經歷過,她並沒有什麽直觀的感受。

不過,顧成得去過,他自然清楚得很。

所以,當長庚叔家的那位尊貴的小客人(周代埻)問起他這個事情來的時候,他滔滔不絕的,講述了送糧入倉的艱辛。

誰也不知道,這件事情,這一番話,會給周代埻,給大齊帶來多深的影響。

直接造成了大齊的稅製改革。

當然,這是後話。

現在的周代埻想的卻是:原來農人這麽辛苦,自己從前的認知,真真是淺薄。想來,還有更辛苦的事情吧?

想著,周代埻忽然說道:“有福,咱們去地裏幫著幹活吧。”

“啊?”有福滿心不解的看著周代埻,下意識的掏了掏耳朵。想著是不是自己聽錯了。

周代埻再一次說道:“咱們去地裏幫著幹活吧。”

“埻哥哥,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有福看著周代埻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實際上,有福能看得出來,周代埻不是在開玩笑。

因為,他目光清亮,麵部表情卻很平靜,說去地裏幹活的時候的神情,就和說今天天氣真好一樣。

他並不是在和有福商量,而是在告知。

“為什麽?”有福看著周代埻問。

周代埻淡淡一笑,說道:“總不能什麽都不做,白出來一趟吧。那樣,豈不是辜負了我祖父的期望?”

有福微微有些遲疑,她想了想,還是沒想到什麽有事情,是適合周代埻做的,便道:“可是……我們樂途縣和以前不一樣,也和旁的地方不一樣,現在大家都是以養蠶為主的,這個天,地裏的活並不多,也沒什麽好做的。”

“最多,就是摘一點桑葉,可是小蠶馬上就要眠下去了,也用不著再摘多少桑葉了。”

周代埻再次微微一笑,說道:“你三叔他們不是在地裏打窩子嗎?我們也去吧。”

“不行不行,這個真不行。”有福把頭搖成了一個撥浪鼓,說道:“這個太辛苦了,您做不來的。”頓了頓,又道:“我和三哥哥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