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30歲做對事 第六章做事貴在堅持
——成功在於比別人多堅持一下
堅持就是勝利,這是一句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知道這句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無一不是通過堅持才獲得最後的勝利的。他們的成功沒有什麼特殊的捷徑,他們唯一信奉的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偉大的事業需要矢誌不渝的堅持精神,隻要擁有堅持力,就必然會有意誌力,成功就在於比別人多堅持一下。
沒有人在生下來的時候就抱著一棵搖錢樹,當然財富也不會自己主動跑到你的身邊去,想要成功的人們必須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無論是想收獲更多的金錢,還是想成就更偉大的事業,在定準了目標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沿途的風景再美好,我們也隻是匆匆的過客,唯有到達了終點才是我們勝利的時刻。
1.認準了,就要堅持做下去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是我國古代的一句至理名言,意思是說,再健壯有力的駿馬,跳一下也不會超過十步,而再差勁的馬,堅持拉車十天,也可以走出很遠。人生漫漫路途,不會總是風和日麗、一路鮮花掌聲陪伴的,總會遇到困難,但是隻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認準的方向,朝著這個方向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農夫的田地裏水源不充足了,於是他們倆決定挖兩口井。第一個農夫很聰明,他在考察了地勢之後,選址在一個比較容易挖出水來的地方,而第二個農夫就比較愚笨,他選擇在離自己田地不遠的地方挖井,雖然這個地方很難挖出水來,但是農夫相信隻要他堅持下去,遲早會出水的。當第一個農夫看到第二個農夫選擇了那麼難挖的地方,他心裏暗自偷笑,心中生出一計——比賽誰先挖完。於是他對另一個農夫說:“咱們倆打賭吧,看誰的井先挖出水來。先挖出水的人就是勝者,輸了的人要負責為贏的人挑10天水,你看怎麼樣?”第二個農夫想了想,覺得這也算有個動力,未嚐不可,便答應了這個賭局。
剛開始的時候,第一個農夫覺得自己穩操勝券,產生了懈怠情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挖了沒多會兒就要休息半天;第二個農夫則勤勤懇懇,每天都在努力地挖著,但是一點兒水也沒看見。第一個農夫看到他這麼愚笨地挖著井,嘲笑他說:“我說你別這麼賣力氣了,你是永遠也不可能挖出水來的,更不用提跟我打賭要贏我了!”第二個農夫聽了之後,沒有搭理他,依舊埋頭苦幹,繼續挖著自己的井。第一個農夫馬馬虎虎地挖了幾天之後,也沒發現有要出水的跡象,便對自己的選址產生了懷疑。於是他就琢磨著再換個更淺的地方試試,心裏想著:“這個地方好,興許我第三天就能挖出水來。”但是,他堅持到第二天的時候就又開始懷疑:“怎麼還不出水呢?難道我又選錯了地方?”就這樣,他又換了個自己認為更淺的地方。換來換去,始終沒有一個是成功的。其實,殊不知,再往下挖一尺就是水源了。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農夫,執著的他在一個地方堅持不懈地挖下去,深度比第一個農夫挖的所有井的深度總和都要多,終於有一天,他井中的水汩汩地冒出來了。最終的結果是第二個農夫獲得了勝利,不但第一個農夫要來幫他挑10天的水,而且最重要的是田地裏擁有了自己的一口井。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一個農夫選址選的確實是很淺的地方,但是他失敗的關鍵因素在於沒有堅持下來,在距離成功還有一步之遙的時候就放棄了,這樣必然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此前的努力也都付之東流,毫無回報可言;但是第二個農夫,在設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標之後,心無旁騖地奔著這個目標一直前進,這樣再深的水也會被挖出來的。
由此可見,成功的保證就是堅持。有了堅持的精神,我們才能把規劃好的藍圖和美好的理想從虛擬變成現實;如果沒有堅持的精神,那麼成功注定將與你無緣。
提起我國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誰又能想象得到李白小時候是一個不刻苦讀書的人呢?
李白小時候學習不認真,非常貪玩。一次,李白在私塾裏待不住,就逃課出去玩了,他來到郊外的小河邊玩耍,看到河畔坐著一位老奶奶,好像老奶奶正在磨什麼東西。他走近一看,原來老奶奶正在磨一根鐵杵。李白站在旁邊看了半天,也沒見老奶奶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於是他忍不住好奇地問:“老奶奶,請問您磨這根鐵杵做什麼用啊?”
老奶奶微笑著回答說:“嗬嗬,我要做一根針啊。”
“做針?用這個鐵杵?什麼時候能磨成啊?”李白驚訝地問。
“能成,一定能成。隻要功夫深,就一定會成功的。”
老奶奶的回答讓李白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突然茅塞頓開,連忙轉身跑回私塾。李白從此認真讀書,勤奮刻苦,終於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位裏程碑式的人物。
這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它成為激勵我們堅持不懈、努力進取的動力。“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什麼柔軟的繩子能夠產生鋸子一樣的能力,把硬邦邦的木頭鋸斷呢?這是因為堅持不懈。為什麼微不足道的水滴能夠滴穿堅硬的石頭呢?這也是因為堅持不懈。其實這與“鐵杵磨成針”的道理是一樣的,他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作用力,才能達到這種效果,水滴並不是隻衝擊了一兩下石頭,軟繩也不是隻劃了幾下木頭,而是通過日積月累的巨大力量,才能穿石、才能斷木。
取得成功的人,無一不是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才有了輝煌的成就。偉大的科學家需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研究一個項目;建築師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把自己圖紙上的構想變成平地而起的建築,理想是需要堅持不懈才能達成的。“堅持”其實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因為對一件事或者人抱以持之以恒的態度,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之後,收獲可能會超出自己的預想。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是不能取得成功,而是沒有堅持下去。我們失敗也並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足,有時距離成功僅僅一步之遙,就是這一步我們沒有堅持走下去,所以才會徹底地失敗。
2.成功人士的秘訣就是決不放棄
怎樣才能成功?想必這是每一位年過而立之年的人都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成功是大家都想要實現的目標,要問大家成功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想必很多人都會說需要機遇、經驗、學識、資金等眾多因素,實際上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實現自己目標的一個共同秘訣都是不放棄。
在1948年,英國著名學府牛津大學舉辦了一次名為“成功的秘訣”的講座。這次講座請到了當時聞名世界的丘吉爾前來演講。對於此次講座,各方麵的媒體都非常關注,在講座開始的三個月之前就開始了炒作。各界人士也都希望能夠親臨現場,一是為了親眼看到自己膜拜的偶像,二是想從丘吉爾的這場講座中學到成功的秘訣。
萬眾矚目的這一天終於到來,會場門口早就已經人頭攢動,水泄不通。來自全世界的各路媒體記者們早就已經到位,準備全程記錄這一位世界知名的傳奇性人物的成功秘訣。
丘吉爾剛一上台,台下就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丘吉爾揮手止住掌聲之後,開始了自己的演講。他說:“我之所以會成功,秘訣隻有三點:第一點是,決不放棄;第二點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點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說罷便轉身走下台去。會場上一片安靜,一分鍾之後,會場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世界上沒有事情是注定失敗的,成功與否就在於你是否能做到不放棄。
史玉柱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創業者,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從保健巨鱷到遊戲新銳,他憑借著過人的毅力,不懼困難,躋身為我國大陸富豪榜前十之列,這是與他不放棄的精神分不開的。
2009年年底,巨人網絡南方研發基地在深圳珠海舉行奠基儀式,珠海市委書記、市長等重要人物也都出席了這次儀式。這是史玉柱在12年前敗北珠海後的正式回歸。
在這次奠基儀式的開幕式上,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致辭中感慨頗深地說:“在12年前,沒有儀式,我黯然地離開了珠海。12年後,巨人歸來。”
史玉柱在1997年時曾經滿懷信心,信誓旦旦地要在珠海建立中國第一高樓——巨人大廈,但是工程未能按時完工,購買了樓房的客戶紛紛要求退款,媒體也無孔不入地報道巨人集團的經濟危機,使巨人集團的壓力越來越大。不久,僅僅建至地上三層的巨人大廈宣布停工。巨人大廈的危機爆發後,這個曾經榮獲珠海市“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稱號的史玉柱,瞬間變成了中國第一“負翁”。但是史玉柱和他的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決定東山再起、重振巨人。
於是在1998年,史玉柱休整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準備開發新的項目——進軍保健品市場。這一次,他親自出馬,實地考察。他來到了江蘇省的一個小鎮上,挨家挨戶地走村串鎮,由於白天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所以在家留守的老頭老太太看到來了個人,十分高興。於是史玉柱搬著個小板凳坐在院子裏與老人們交談。在這裏,史玉柱知道了老年人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知道了真正意義上的保健品要保什麼,還知道了老年人的保健品一般都是自己不舍得買,也不會問兒女要,於是,極其切合實際的一句廣告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就應運而生了。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成功也讓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團翻了身。經常過著黑白顛倒生活的史玉柱,原來是喜歡玩網遊的人,他曾經戲稱自己是“骨灰級玩家”。既然這麼喜歡玩,就想到自己開發一個遊戲,於是在2004年,巨人集團進軍網絡遊戲產業,並且推出了第一款網絡遊戲《征途》。這款遊戲一經推出轟動一時,曾經被業界公認為免費商業模式創新的代表作,是網絡遊戲產業中殺出的一匹黑馬。巨人集團也憑借著《征途》的成功登上了紐約證券交易所。
在奠基儀式上,史玉柱說:“珠海這次歡迎我們回來用到了‘巨人歸來’這個口號,我們很感謝政府對我們的支持,並且我們以後也會把巨人做得更強更大。”史玉柱在奠基儀式上表明了自己要把巨人網絡南方研發基地建設得與美國的穀歌總部相媲美,要為更多的有誌之士提供優越的創業環境,不單在深圳,史玉柱還在上海、成都設立了研發中心,基本上在華東、西南、華南都有巨人集團的總部基地,如此龐大的硬件環境將培養更多、更全麵的網絡人才。這將是巨人集團的“人才後花園”,以後的巨人也將會有更多的新鮮血液不斷湧入。
阿裏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馬雲是這樣評價史玉柱的:史玉柱代表了中國的企業家們不放棄、跌倒再爬起的精神。史玉柱有堅韌的毅力,飽滿的熱情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失敗並不可怕,犯了錯誤也並不等於無法挽回,在反思和糾正錯誤之後,調整好方向繼續前進,克服行進中的各種障礙,這就是成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