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寶閣,對於摘星樓內的所有成員來說,包括三位祭酒,這都是一處神聖的所在。沒人敢侵犯這裏的威嚴。
要說特例,也就那個一直睡覺的老頭。他似乎對這樓內的一切都沒什麼敬畏之心。所以人人都覺得他是怪人,並沒有人與之相交。不過這個怪老頭倒也灑脫,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目光,除了吃就是睡。
這怪老頭兒唯一的一個徒弟,就是那個帶領冷風流進入摘星樓的曾桐。曾桐的天賦相當不錯,是四燈中下品的天賦,不過卻被那怪老頭派去守摘星樓的大門。
也就是摘星樓這種地方能容得下這樣的怪人,換做另外任何一個宗門,恐怕都不會接受這樣的奇葩。
摘星樓是個介於有和無之間的組織。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摘星樓隻是作為一個天師們的落腳地,它對個體的約束力並不強。也沒有什麼嚴苛的規矩需要去遵守。所以有大量的天師在外謀事,或雲遊,或入宗門,或入宮廷。
整片大陸上,無論是宗門或是宮廷,都十分渴望天師的加入。甚至連在外雲遊的天師也總會有人湊上來與之相交。所以除了一些在摘星樓擔任了必要職務的天師,真正長期待在摘星樓的天師並不多。
但作為一個龐大的機構,它也有自己的晉升製度,每當天師對摘星樓的貢獻達到一定的等級,在摘星的地位就會隨之提高。
天師的實力等級是通過法徽來展現,幾枝幾葉就可以判斷一個天師的實力。而一位天師在摘星樓的地位則可以通過法袍的顏色與質地來分別。
灰色法袍代表初入摘星樓,尚無貢獻;達到一定的貢獻後可獲得靛色法袍,同時擁有居士稱號,所以靛色法袍又稱居士法袍;緊接著是墨綠法袍,稱號真人;其後則是祭酒稱號,身著藏青法袍,達到祭酒級別,對摘星樓的貢獻已經不低了……至於再之上的,就距離冷風流非常遙遠了。
作出貢獻的任務形式,多種多樣,有難有易,可以獲得的貢獻度的高低與任務難度高低成正比。但是越高級的任務就需要越高的實力,所以一般不到大天師的實力,是很難達到真人級別的。每晉升一級,在摘星樓中可以享受的特權就越多。但是有的天師為了快速晉升,不自量力,最終落得枉死的結果,也屢見不鮮。
……
邁入陰陽寶閣的第一步,冷風流就感覺到了一股奇異的波動,這種波動是神魄深處的動靜,有些類似摘星樓巨門之上的龍形符號和《雷煞指法》之上的黑色符號帶來的波動,但是這兩種波動存在很大的差別。
陰陽寶閣,之所以稱之為陰陽寶閣,原因隻有一個,就是其中供奉著摘星樓之中的極品寶器——陰陽寶輪。寶器分三品,即上中下。所謂極品寶器就是上品寶器裏最頂尖的一部分。而陰陽寶輪不僅是極品寶器,甚至可以稱為極品寶器中的極品。這座摘星樓可以缺少一位祭酒,但絕不能缺少陰陽寶輪。
琉璃殿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一座九階琉璃盞,一位守燈人,一麵天賜牆,差不多是琉璃殿的所有擺設了。但是陰陽寶閣與其大有不同,苗人樹近些年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守著陰陽寶輪,所以這裏的的布置要精致許多。
陰陽寶閣內有兩根朱漆柱子。
左側的柱旁,冷風流看到這根柱子後方靠近內殿的地方,堆了一疊書冊卷軸,書旁還擺著套精致的茶具。自小在冠軍侯府這種地方成長起來的冷風流,自然看得出來這茶具十分講究。
茶盤是塊油亮亮的木板,並無雕花,也無紋飾,泛著淡淡的溫潤紅光。茶壺的形製幾近完美,雖是紫砂,但是已經看不出粗糙的質感了。一個玉質的茶托之上坐著一高一矮兩個玉杯,瘦長者,曰聞香杯,低矮者,曰品茗杯,無論是茶盤茶托還是茶杯,都無紋飾,十分的素淨。
但是最有趣的是那個紫砂茶寵,一隻可愛至極的肥胖小腳丫之上搭著一隻蜘蛛。常人也許不知其意,但冷風流卻是恰好見過。一“蜘”一“足”,是為知足。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苗人樹年輕時就是不知足的典型,看來這個茶寵也是苗人樹在反省自己啊。
而右側的柱子旁,是一個造型特殊的三層木架,第一層木架上掛著三塊白玉牌,第二層是黑鐵牌,第三層是黃木牌。
第一層掛著三塊白玉牌,每塊上麵都有一個名字,這三塊上的名字都能清晰的看見,“伍琦、苗人樹、秦皓”。冷風流猜測,這應該就是那三位祭酒的名諱。但他不知道眼前這位祭酒是三位之中的哪一位。
第二層的黑鐵牌就要多一些,有十來個,這是那些除去三位祭酒之外的大天師,冷風流倒是沒有注意他們的名諱了。
再往下第三層,就是眾多的黃木牌,這些應該是那些一至三枝天師的牌子。冷風流還看到了熟人,正是那個黃子明。
目光並未在此停留過久,冷風流的視線就被懸在兩柱正中的一個詭異輪盤吸引住了。又是那股莫名的熟悉感襲上冷風流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