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人才啊!(1 / 2)

衛國人迷信。

其實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地方的人不迷信的,楚國甚至還巫蠱盛行,反而不太相信醫師的作用。有病跳大神,沒病看跳大神,已經成為常態。

敬畏神靈的人,同時也是最害怕神靈的人。

一直說,送葬隊伍是不能在半道上停下來,這樣會導致亡魂無法安息,留在子孫身邊。這種說法自然沒有多少根據,可問題是,誰又能證明這種說法是假的呢?

別說是戰國時期了,就算是在後世,久居鄉間的老婦說死後鬼魂下陰曹地府,做孫子的別看大城市名牌大學畢業,可真要理論起來,還真說不過老奶奶。甚至一句幹巴巴的:“奶奶,這是迷信,迷信都是假的。”

可老婦用一句話能就讓滿腹科學理論的子孫們啞口無言:“前天你爺爺還托夢給我,讓我給他燒一件冬天穿的衣服,下麵冷。昨天去給你爺爺上墳,燒了件大衣,昨晚上立馬就托夢給我,不冷了。有本事你想辦法去問你爺爺還缺點啥?”

當孫子的看著客廳裏高高掛在牆上的慈祥老大爺,隻能哀歎,孫兒辦不到啊!

效果杠杠的

他恐怕一輩子都無法在這方麵能夠折服一個固執的老太太一輩子的執念。

……

戰國時期鬼神之說,接受度更高。幾乎到了人人相信的地步,當然個別除外。

攔住送葬隊伍的行為,肯定是罪大惡極的混賬做法。可周通攔都攔下來了,他還有什麼辦法?而且還攔錯了,原本囑咐他的是攔住一個難產剛死的婦人,而他卻攔下了一個六旬老太太,他那句,一屍兩命還好沒有說出口。要不然,死去老嫗的三個兒子當場能跟他拚命。

可周通還是在光天化日之下,還口口聲聲說:“棺槨裏的人還沒死,活人怎麼可以下葬?”

這才是讓送葬的幾個兒子非常忌憚的事,真要是出了這樣的烏龍,他們這輩子的名譽都將毀於一旦。所以,幾個兒子除了用憤怒的眼神看向周通之外,心裏也開始打鼓起來。可是送葬的時間都已確定了,無法更改。而且下葬的時辰也很有講究,早上不行,傍晚也不行,隻能是中午和下午。

也就是說,午時和未時最為適宜。

耽誤了時辰,所有家裏人就要承擔心理上的恐懼,還有內心的不安。

可要是堅持下去,萬一搞錯了呢?

對方看上去像是個醫師,從郊外采藥回來,恐怕也不是一點本事都沒有。加上三兄弟的母親剛斷氣不久,壽材都是早早備好,這才提前發喪。真要是出了亂子,這就不是街頭鬧事那麼簡單了,而是子弑母,罪大惡極。

誰也承擔不起這樣的罪責。

“這可是人命案,在場的哪位受累跑一趟衙門,請仵作來勘驗。”

“我看先開棺,這人在棺材裏時間久了,活人都要被悶死,萬一官員來了,一切都晚了。”

……

街頭都是支招的,反而雙方當事人坐蠟了。

周通胸口的心髒咚咚咚,都快從嗓子眼跳出來了,他已經搞明白了,那個看上去一臉老相的根本就不是難產婦女的丈夫,而是死去老嫗的大兒子,估摸著躺在棺材裏的老嫗至少也該六十來歲了。

在這個時代,六十歲是耳順之年,可以說是長壽的了。

到了七十歲,那就是古來稀,地方官可以向國君申請給老人做一個‘鳩杖’,以示敬老。斑鳩還有一個特別的寓意,就是這種鳥是從來不會噎的鳥,也是將這種寓意帶給老人,噎死,恐怕是古代老人死亡率最高的一種意外了。

當然,在戰國時期,什麼年紀可以享受尊老待遇?

答案是:50歲。

《禮記·祭義》就有一段說明:“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

意思就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五十歲就不用親自去做狩獵的事了,但可享受獵物吃肉的時候,先選最好的一份。

死者是一位長者,這高度引起了帝丘人的熱情,更有天不怕地不怕的高呼:“讓長者透透氣!”

氣地孝子老大差點背過氣去,他老娘都已經死了,還要如此折騰他們兄弟,難道真的是前世的報應不成?

“某腿腳快,某去報官。”

“某是木匠,帶著工具!”

“某是大膽,不怕邪物,讓我來。”

……

等到邊子白等人一大幫子擠進去的時候,帝丘百姓已經熱情的將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而棺材被打開的那一瞬間,一張青灰色的臉恐怖異常,讓圍觀的人嚇得倒吸一口冷氣。可是愛好看熱鬧的帝丘人就算是怕得颼颼發抖,也沒有逃跑,勇氣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