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敢為大人效死!(1 / 3)

為什麼是兔子?

怎麼可能是兔子?

是熊,是熊,是熊!

就算是龐涓在心底裏嘶吼,如同一隻絕望的野獸一般悲傷,但他也不敢在邊子白的麵前,提著對方的耳朵教他做人。倒過來還差不多,可龐涓,算了吧?他還指望巴結邊子白,勾搭當上魏國的貴族呢?

不僅僅是憤怒,在邊子白的描述下:“你看,這耳朵,是不是很長,而兔子的耳朵就很長,還有兔子的臉也很長,嘴巴開口似乎大了一點,眼睛也挺大的,都符合兔子的特征,絕對沒有問題。”

龐涓低下腦袋瞪大眼珠子盯著胸口的紋身打量,人是不太可能對自己脖子以下的皮膚一覽無遺的。尤其是胸口,死角太多。根本就不可能看清楚胸口的刺青到底是什麼玩意?這其中有一個視角的問題,這時代沒有玻璃鏡子,更不要奢望全身鏡了,銅鏡隻能湊近看,才能看的清楚一些,但總體還是很模糊。

尤其是低著頭看胸口,因為視線的關係,胸口的圖案會被拉長。

連龐涓都開始懷疑了起來,難道我又被家中的奴仆給害了?

由不得他不這麼去想。別人家的奴仆,勤快,吃的還少,關鍵還會種地。可是他家呢?吃得多就不說了,又懶又醜,種地光會浪費種子,同樣的土地,他家的產量就是比不過人家地裏的產出。

刺青是魏國軍隊中精銳才有的傳統。

還真別說,華夏是一個有刺青傳統的國度。

據說流傳了三四千年,不過不算是臉上的刺青,那叫墨刑,是給犯人最標記的刑法。墨刑,又稱為火刑。顧名思義,如果沒有墨,也不準備麻煩用針刺。有一個偷懶的辦法,拿一塊燒紅的金屬燙,殘忍至極。故而,有‘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的說法。

而刺青卻不然,身體上除了臉之外,都可以刺青。華夏的刺青在唐代達到巔峰,有:‘長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競相比雕青’的盛況。甚至出現了攀比誰的刺青好看的風尚。到宋代,更是出現了第一個紋身協會——錦體社。

可見,紋身在華夏由來已久。

但軍隊紋身很少見,龐涓的紋身是家裏的奴仆紋的,目的是為了尚武。家裏的奴仆,連畫畫都畫不像,更不要說紋身構圖了。胡亂給龐涓折騰了一下之後,就成了眼前的這般摸樣。隻不過,墨刑的囚徒用的是黑色的墨汁,而龐涓的紋身是用的青色的顏料,估計是一種植物染料。看著不太猙獰,還給人一種呆板的感覺。

“是熊!”

“明明是……”

忽然,邊子白有點尷尬,他一個大男人,對著一個大男人的胸口盯著看了這麼久,還討論半天,這畫麵太尷尬了。

龐涓似乎也覺察了氣氛的詭異,低聲解釋道:“是武卒之中背嵬武士,才會在胸口紋上一頭熊羆,寓意不動如山。”

胸口紋身老羆的魏國軍隊,就算是邊子白在衛國,也聽說過這樣的一支軍隊。背嵬武士,是魏武卒中的精銳。是武卒中的傳奇部隊,人數不祥,據說很少,不足武卒總人數的一成。但戰鬥力強大,穿三身鎧甲,持盾牌,長戈,還配有長劍和弓。可以說,這麼一個人地裝備,就能裝備其他國家至少三個精銳士兵。不僅如此,沒有強大的體魄也別指望將如此沉重的裝備穿戴在身上,一般人根本就背不動。當然好處也有,全副武裝的背嵬武士,全身要害都包裹在三層鎧甲之中,免疫任何弓弩的打擊,比烏龜都牛逼。不懼刀劍,不懼長槍,簡直就是戰場上的人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