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無家可歸(1 / 3)

有句話怎麼說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韓王孫或許有點身份,有點地位,還有點權勢,但這些東西都是在韓國,而不是在衛國可以享有的特權。更不是他在衛國能夠囂張的理由。衛國國君在夏祭的時候宴請各國國君和使節,規模雖然不是會盟級別的,但基本上也就是次一級於會盟的重大事件了,來的賓客,不是國君就是太宰封君級別的。很多人猜測,衛公姬頹恐怕是要向世人宣告,衛國的繼承人到底由誰繼承。

論國力,基本上任何一個主賓都要比韓國強大。

論地位,韓王孫在韓國不過是韓國公室公子,連卿大夫都還沒輪上。

論家世……

算了,韓侯之前不過是晉國的大夫世家而已,趙氏是晉國三軍之中,下軍主將。而韓氏不過是趙氏在下軍之中的將官而已,靠著趙氏的庇護,才有了在晉國的一些地位。比不上趙氏,魏氏的世代大族的威儀,更沒有諸侯的底蘊。說白了,就是一個不被諸侯看得起,毫無存在感,缺乏讓人畏懼的邊緣國度而已。

韓王孫個頭不算矮小,他肯定不是三寸丁。

身高五尺……應該不止,這並不算太矮小。可是比起老秦那種身高,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比力氣,老秦半遊牧半農耕,加上還要遊獵的國都裏,加上老秦的暴脾氣,一言不合就開戰,弱小的家夥不是死在了戰場,就是被野獸叼走了,最慘的是被累死的。

留下的都是身強力壯的彪悍之士。

這在秦國公族裏特別明顯,不乏高大勇猛之將。甚至比例還出奇的高,國君都自持武力,喜歡衝鋒陷陣的也不少,這也是為什麼秦公贏師隰動不動就喜歡在戰場上帶頭衝鋒?

因為他很強,敵人很弱。就算是麵對魏武卒也是如此。

“渠梁兄弟,我怕了你了,還不成嗎?先放開我,我保證不跑。”眼瞅著要到地方了,韓王孫眼角都抽搐了,想著要是掙脫了嬴渠梁之後,撒丫子就跑。

可惜,他的計謀落空了。

嬴渠梁哈哈笑道:“韓大哥,魯公請我們一起喝酒去,這個麵子某一定要給哈。聽說魯公可是禮儀諸侯,我還想去學學儀禮,感受一下禮儀之邦的風采。最好能讓山東諸侯也知道我大秦也是懂禮數的諸侯。”

韓王孫一臉挫敗,心中腹誹不已:“大秦懂禮數?神仙信了,我都不信啊!”

可他那點力氣,根本就掙脫不了嬴渠梁野獸一般的蠻力,隻能被拖拽著去了公子岐的府邸。韓國使團見狀,算了,正使大人非要出頭,然後被人羞辱在旦夕之間。至於將來回國之後被韓侯怪罪,也不能怪他。再說了,說不定等到回國之後,韓侯大軍已經攻下了新鄭,大夥升官發財得封地也有可能。韓侯一高興,誰還記得衛國的事啊!可是,他們也沒有打算去幫忙的意思。韓王孫咎由自取,再說了,一個公子卻要求諸侯讓路,這說出去以後還怎麼混?

魯國雖然不怎麼強。主要是軍隊沒有好的將領,打仗遵循舊禮,動不動就議戰,單打獨鬥兵車單挑之類的瞎搞。現如今,諸侯打仗誰還用這一套啊!

陰險的。

最不要臉的。

隻要辦法好用,都是好兵法。

雖說魯國軍隊戰鬥力不強,但人數也不少。極限征兵的話,恐怕比韓國都要強一些。但這些都沒用,魯國不稱霸,也沒有稱霸的野心,甚至連會盟的念頭都沒有。

但是任何一個霸主,或者會盟盟主,都不會輕視魯國,甚至在會盟邀請的名單裏,魯國一直是上賓。

因為一個很好理解的理由,《周禮》的製定者是魯國第一任國君,周公旦。而《曲禮》又是諸侯禮儀之中,最為複雜和正統的禮儀。沒有魯公參加的會盟,等於在禮儀上是用了冒牌貨一樣不正宗。就像是後世辦喪事的時候,沒有兩個假道士吹吹打打,就會給人一種對亡者的不敬的感覺。魯公就是這個戰國時期,諸侯會盟中最重要的鑒證人,就是那個喪事上的假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