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心,龐爰真不是來裝逼的,這是他的心裏話,也是實話。
可是沒有人會相信他,因為他就是一個武夫,卻跑到文人麵前來耀武揚威,看樣子也是過來找邊子白這個在衛國出仕的楚人來找存在感來了。
而結局呢?
這老小子被氣走了。
主要還是因為邊子白太不配合他了,沒有說過一句軟話。就算是雙方客客氣氣的時候,也不卑不亢的開口表示,他是會遵守貴族法則,即便俘虜了讓衛人非常痛恨的趙軍主將,也會按照貴族之間的方式解決。不殺人,讓對方用贖金贖回自己的性命。這讓龐爰很氣惱,他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從軍多年的經驗,可以很輕鬆地將邊子白將要指揮的上軍擊敗,然後將邊子白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抓在手中。
可是卻被邊子白軟綿綿的頂了回來,這感覺就像是尿到一般的時候,雞雞被人抓住了……這是要憋出內傷的啊!
沒辦法不走。兩國的戰績雖然一直是趙國一邊倒的勝利,可是雙方在沒有交戰之前,總不能拿之前的戰績說事吧?再說了,之前趙國的戰績也不是他龐爰搭出來的威風。
當然,很多人都認可了龐爰的能力,也認為衛國沒人了。讓一個不善兵事的內史令出征,絕對是衛國自暴自棄最好的佐證。
同時各國的情報也在宴會間隙期間互通有無,可以說,都是各國之內一言九鼎的人,幾乎說的每一句話,分析分析就能作為今後一兩年內對該國的邦交態度。而趙國在中山坑了一把魏國的事,大家也都聽說了。五萬武卒被趙軍卡在中山境內,進退不得,甚至連補給線都讓趙國給卡斷了。這五萬大軍隻能靠著隨軍攜帶的軍糧支撐下去。但是軍糧吃光了呢?
如果魏侯到時候無法妥協,難道就不要這萬人馬了嗎?
就算是魏擊想要這麼做,國內的封君和大臣們也不會答應。畢竟,這五萬人馬之中,還有他們的不少子弟從軍,魏侯總不能讓魏國的臣子們發揚風格,犧牲掉家族的人才吧?所以,很多人都認定,魏國在中山的戰事沒有結束之前,是絕對不會幹預趙國和衛國之間的戰爭的。留給衛國的隻能是死守一條路,可即便是死守,難道憑借衛國的實力,真的就能守住?
這些都不是秘密。
連雙方主將都可以在戰爭發動之前任何期間,任何地點,心平氣和喝一杯的時代裏,貴族的戰爭總是有哪些讓人著迷的地方。甚至什麼時候交戰,大家都可以商量著來,這種大背景之下,雙方主將在戰爭發動之前,基本上大部分的戰略意圖掩飾都很沒用。
尤其是,趙國還掐著魏國的喉嚨的時候,衛軍隻能是孤軍奮戰,失去了援軍的衛軍如何能夠抵擋如同虎狼一般的趙軍?就連和衛國如今關係尚可的魯國,都認為衛國的結局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