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受氣的老秦(1 / 3)

當然不關孫伯靈的事。

絕對是公子虔的理解能力出現了問題,苟變對此深有體會,同時也對天地三才陣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這陣法恐怕很難學,萬一自己也學不會,咋辦?

這絕對是一個要命的問題。他甚至想要將手上訓練的工作都丟掉,扔給一群屬下去辦,然後跟在孫伯靈麵前苦學數日。至少等邊子白進入軍營的時候,他至少能夠在邊子白詢問的時候,能夠時不時的說上幾句,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說為什麼苟變沒有想過自己苦學之後,學成通天的本事,然後讓人另眼相看?

別傻樂,苟變可沒有找虐的傾向。

邊子白給他的簡牘也好,圖譜也罷,沒有一樣是簡單的,一看就能明白的學問。就算是偃月陣,變化也有幾十種,他要是盯著陣圖瞎琢磨,眼珠子看瞎了也不濟事。反而放低姿態,低聲下氣的向孫伯靈討教,反而會事半功倍。

要麼說弟子是入室的好,他這個不倫不類的身份,估計邊子白也沒有心思給他說什麼。

但真要說邊子白糊弄他,也不算。至少邊子白給他的《吳子兵法》是貨真價實的真貨,除了講課的方式讓他頗為難受之外,其他都是盡心盡力,已經做到了夫子所說的那種:有教無類的程度。而且苟變也真實的感受到了自己對於軍陣,兵法的理解,已經不是在自己老師子蒙門下的時候懵懂。他很不願意承認邊子白的水平要比子蒙高,但有些事就怕比較,一比下來,什麼問題都說清楚了。

至於說自學,算了吧。

一方麵,苟變清楚高端的學問,涉及到的學識浩瀚如同星辰,自己根本就學不下來。兵法之所以被稱為是兵法,是因為不僅僅是打仗這一部分,還有治軍,行軍作戰,地形勘探,研究戰爭。甚至連形象天氣都要有所涉獵,包羅萬象,無所不能。而且,時間上也不夠,他還需要訓練士卒,還需要籌備上軍的物資和防禦,分身乏術。其次就是他恐怕會因為自身才學的不足,會陷入死胡同之中,百思不得其解,然後劍走偏鋒,甚至學了個毫無用處的四不像。

最後才是自己的潛力,是否有資格將才學發揚光大。

遠的不說,就說孫伯靈,先祖可是孫武,戰神一樣的人物。家族兵法博大精深,加上孫武也有著書立說,可是阿邑孫氏上百年之間,竟然沒有出過一個能夠擔任一軍將主的卿大夫。顯然,好的學問,還是需要一個好的老師傳授,才能讓弟子突飛猛進。

苟變經常會想到當初老師子蒙拖著病重的身體,四處給他求名師的場麵。

當時的苟變是不屑一顧的,他或許認為名師最多也就比老師子蒙強那麼一丁點,可結果呢?他在邊子白門下求學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見識。要是沒有名師,他就算擁有了《吳子兵法》能夠走到什麼程度,也非常難說。

至於公子虔這副見鬼了的鳥樣子,苟變太熟悉了。

他笑眯眯的一屁股坐在了公子虔的麵前,從水壺中給自己倒了一碗水,咕咚咕咚的灌下去之後,發出一個爽快的輕吟,然後佯裝關心的開口問道:“看你這樣子,似乎有所得,不如你我探討一番?”

公子虔撥動了一下如同死魚一般無神的雙眼,沒搭理他。

苟變可沒有打算放過這位橫豎看不順眼自己的秦國公子,要是衛國公子,他可能就慫了,但是秦國……嗬嗬。

“公子多半是看不上我們衛國的戰法,想必秦國曾經有過霸主基業,自然是家大業大,不如變不才,請教一番秦國的戰陣如何?”

“哼,你能有這份好心?”公子虔實在躲不過去了,冷哼一聲道:“也別說風涼話,我是沒琢磨明白不假,但依我看,你也不比我強多少。再說了,邊大夫是楚國人,根本就不是為什麼衛人,你也別盡給自己臉上貼金。把什麼都當成你們衛國的,老秦雖然耿直了一些,但從來沒有將他人之才占為己有的劣跡。”

被懟了回來,苟變也不生氣,反而樂嗬嗬道:“我可沒說先生是衛國人,但聽說你向先生求《吳子兵法》,吳子總該是我們衛人了吧?”

公子虔聞聽,頓時氣短。他心中暗恨,為什麼老秦就沒有出過一個兵法大家?

以至於在外頭都認為老秦人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就一個吳起而已,看把苟變這玩意給牛氣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衛國境內吳起這樣的人才遍地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