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封將台下(1 / 2)

“愛卿辛苦了!”

衛公姬頹在太子訓的攙扶下,來到了邊子白麵前,這話要是之前說,在場卿大夫們都會認為邊子白這小子肯定又在蠱惑國君做糊塗事了。可是現在,就連一直對邊子白不喜的太子,都心有感觸,似乎他一直沒有看到邊子白身上的優點,光去關注這個人身上的缺點了。

而邊子白身上最大的缺點就是:年輕。

他這個歲數擔任中大夫的內史令,讓廟堂之上的卿大夫們壓力都很大。

衛國的官場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甚至會因為一些小問題,而拒絕真正的人才,卻選擇庸才。公叔旦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沒有多少能力去執掌大司馬府,關於這一點,衛公知道,公叔旦也清楚,可是衛公卻依然還是將他扶到了這個位置上。

可上軍在邊子白手裏僅僅一個多月,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舉手投足之間,隱隱有天下強軍的樣子,這讓國君也好,廟堂上的卿大夫也好,都對邊子白的才能有了一個徹底顛覆的認知。這個人是人才,是衛國不可或缺的人才。用人之說,德才兼備;國之柱石,能文能武。隻要邊子白的德行不算太渣的話,完全有資格成為衛國最為倚重的國之重臣。甚至假以時日,出人衛國國相也不是不可以。

而邊子白呢?他沒有居功的打算,謙遜道:“上軍一萬多將士,人人爭先為國效命,一個多月來,苦練勤學,揮汗如雨才有了如今的麵貌。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臣不敢居功。”

“愛卿不必自謙,上軍有如此表現,絕對出乎寡人預料之外。要知道上一次上軍駐紮帝丘城外,城守府每日都有狀告士卒不端的公文,一月下來,堆積如山。如今之表現,煥然一新,讓寡人都不敢認啊!這可是實打實的功勞。我衛國兵戎不盛,常為周圍諸侯欺辱。甚至三百年前因為異族攻破國都,不得不遷都帝丘。如今國事艱難,又有強敵窺視,此時是將軍建功立業之大好時機,也是大衛無上之幸運。”

衛公姬頹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邊上的魯公更是眼熱不已。魯國當年擁有過天下第一智將——衛人吳起,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吳起在魯國的日子過的很艱難。甚至一度他老爹穆公聽信了曾申的建議,奪走吳起的兵權,甚至有將其看押起來的打算。

無奈之下的吳起,隻能在帶著兩萬魯軍打的齊國苦苦求饒之後,從魯國跑路。

要是吳起能夠留在魯國,別說齊國了,就連趙國和楚國都要因為魯國的崛起而頭痛不已。反正吳起想要建功立業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沒有機會,魯國攻打齊國有無數個理由。田陳篡齊,囚禁齊公,從一百多年前的景公之後,就有了將齊國國君一直看押在宮種的做法,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謀逆之罪。甚至數百年來,齊國經常欺負魯國,占去的城邑數不勝數,不還就揍他,妥妥的。

雖然魯國的軍隊確實不怎麼樣,但吳起能夠用兩萬人大破齊軍主力,齊國對吳起來說,簡直就是一個不設防的府庫,想要拿什麼,就拿什麼,根本就不需要主人同意。

至於魯國是否有進攻齊國的打算。理由隻有一個,要不是打不過齊國……每一個魯公都不會隱忍下去。

說不定魯國還真能將田氏徹底在齊國拔除,然後徹底掌控齊魯之地,成為新一代的霸主。但是曆史沒有假如,魯國錯失了這次崛起的唯一機會。至於之後,一直被齊國壓著,難以出頭。要是魯國擁有邊子白會怎麼樣?

魯公姬奮心中熱絡不已,越想,心頭越是火熱不已。

不同於吳起性格中太過張狂,看人都是帶著一種目中無人的蔑視,說好聽點是居功自傲,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擁兵自重,國君忌憚吳起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也是為什麼吳起經常不受待見的原因了。這家夥性格上的缺陷和他的才能一樣突出,好色,貪財,薄情寡義、不忠不孝……普通人攤上一種缺陷就不算是好人了。可是吳起呢?他幾乎都占全了,這讓上位者在用他的才能的時候,如何能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