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態度(1 / 2)

打從來的路上,大司徒子南靳也沒有想過在路縵的問題上做文章。雖然他是因為這件事被衛公從帝丘攆出來的,但是路縵的問題不好解決。因為一旦要問路縵的問題,就不得不牽扯出列禦寇,這位雖然不當官,也沒錢,可是有名氣,真心不好對付。

思量再三,子南靳認定,路縵是個坑,誰踩誰傻!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坑裏掉進去的是邊子白,還是列禦寇?

在得到了弘考的密報之後,子南靳覺得自己底氣足了很多。

而弘考要是知道大司徒竟然將他當成一個密探來看待,非哭暈在茅廁裏不可。他之前在司徒府任職,老爹還和大司徒子南靳是朋友,可以說,子南靳對他來說是半個長輩,半個頂頭上司,想防抗都沒有膽量的那種強大存在。

官場是沒有刀光劍影的修羅地,不僅僅是在廟堂之上,在軍隊之中的排擠也一點也不少,五大三粗的將軍也會嫉妒,互相猜忌也少不了,可要說軍隊之中最不讓人待見的行為或者舉動是什麼?

幾乎十個被詢問的人中間,八九個人會不假思索地開口道:“內奸。”

弘考在看似沒有什麼目的的情況下,做了一個內奸會做的所有事,一旦他的劣跡被發現,恐怕就隻能是身敗名裂的結局了。因為無論那個人,都很難接受被視為同伴身份的人公然背叛大家,這不是背叛,而是犯眾怒。而這個人還還是他們的同僚。一旦被人知道了他曾經在大司徒麵前進讒言,恐怕弘考在上軍之中的歲月就該結束了。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再也不用擔心上戰場了,小命總算是保住了。

邊子白可能為此而遭,但在沒人帶兵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秋後算賬。當然死是不可能,最多是被奪走軍權。但是弘考就不一樣了,他做出這等事,要是被傳出去,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首先是上軍的將領,基本上都不會給他老臉色。不見得上軍每一個將領都對邊子白信服,但軍隊之中,最為機會的恐怕就是告密者了。

但弘考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麵對子南靳的時候,他連一丁點反抗的心思都踢不起來。

這是因為,子南靳是他的老上司,積威猶在。

而子南靳覺得對邊子白的了解也差不多了,大搖大擺地去了邊子白的帥帳。

讓他很無語的是,僅僅這麼一點的距離,他竟然被攔了兩次。軍營之中,一步一崗一步一哨,上軍再也不是曾經那個連菜販都能推著車子肆無忌憚闖入的軍營了。

邊子白早就知道子南靳的到來,公孫鞅、南哲、他們鬥和子南靳有過談話,這些人可不願意自己背上高密的標簽,恨不得掏心掏肺的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待見大司徒子南靳。將子南靳的行蹤告訴邊子白也無可厚非。

當然,要說上軍的官僚對邊子白的所有做法都讚成,也不見得。公孫鞅就對邊子白有些想法極力反對,可惜他不過是軍法官,說白了就是上軍諸多軍隊司馬中的一個,位卑言輕,邊子白想聽就聽,不想聽的話,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大司徒遠道而來,下官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子南靳拱手道:“上將軍不必多禮,將軍為國事心憂,我等屍位素餐者愧不敢當。”說話間,邊子白將子南靳迎入了大帳內。一進入帥帳,就給子南靳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他雖然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也沒有這方麵的才能,但去過的軍營也不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布置的帥帳。

兩旁供司馬將軍坐的席子和條案空蕩蕩的,完全沒有。

取而代之的是一麵麵屏風,上麵懸掛的要麼是輿圖,要麼就是鬼畫符一般的陣法圖。而在帥帳的中央位置,放置了一個沙灘。子南靳沒有見過沙盤,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占地頗多的物件起什麼用。而邊子白的弟子孫伯靈卻不停的用各種小工具修繕著,結合孫伯靈的年紀,給人的感覺仿佛就像是小孩子玩的泥巴。

“伯靈,先停一下,給苟變說一聲,準備升帳!”

邊子白對孫伯靈吩咐道,子南靳既然身負國君的命令,對於邊子白來說,自然有必要請上軍的所有中高級軍官到場。可是這個舉動卻被子南靳阻止了,後者攔住了孫伯靈道:“且慢。”

“上將軍,我雖然身負國君之命而來,但是國君並沒有什麼地方需要囑咐將軍的,更不需要讓上軍將士們為朝堂的一些不同的聲音而擔憂,此時乃子虛烏有之事,將軍不必擔心。本官這才來,主要是來提醒將軍一下,上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