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人出兵的消息,從平邑,傳到了馬邑,也從馬邑傳到了戚邑,乃至帝丘。然後從衛國輻射出去,傳播到了宋國,魯國,魏國,韓國……
從趙軍出陶丘之後,戰爭就已經算是開始了。
所有人都不認為衛國有實力在趙軍出兵的道路上進行攔截的能力。因為這需要野戰的實力,而這正是衛國當下缺乏的戰爭能力。隻能是踞城死守,利用城邑的城牆和護城河,阻擊趙軍的進攻勢頭,才是衛國麵對趙軍最可行的辦法。可即便是這樣,所有人都不看好衛國能夠抵擋多久。
唯一的例外是帝丘。
這是國都,是衛國防禦最為堅固的城邑。也是衛國最後的屏障,至於戚邑,一旦遭受趙軍的進攻,恐怕這座富饒的城邑,也將難以守住。當然,是否能夠守得住,取決於趙軍進攻的強度和決心。畢竟戚邑正規軍就一個師,但是有南氏私軍三千人,城內短期就能組織青壯一萬五千人,足足兩萬人。要是這兩萬人出城野戰,用不了幾個回合就會被趙軍殺的屍橫遍野。可要是躲在城牆背後和趙軍比耐心,一時半夥趙軍還真奈何不了這座城邑。
時間長了,趙軍一直存在的糧草問題,一旦被暴露出來,恐怕就算是龐爰不想退兵,也由不得他。
平邑,邊子白從往來的公文中抬起頭,看到了趴在書案上呼呼大睡的孫伯靈,對他這個弟子,邊子白確實很滿意。除了性格上有點軟之外,其他方麵都很好。勤勉,好學,同時擁有過人的才智,這樣的人不成功,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
才學到達了一定的程度,獲得成功不過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唯一的變數就是獲得的成就的大小而已。
孫伯靈還是年紀小了一點,像他這個年紀,正是嗜睡的年紀,遇到邊子白怎麼一個不靠譜的老師,把弟子當成童工用,也就隻有他了。當然,他這種做法雖然過分,但是不管是孫伯靈還是他家人,甚至旁人,都會莫名其妙的對邊子白感恩涕零。因為這是重視,是信任,是一種拳拳之愛。這個時代,除了親兒子,國君的兒子,恐怕沒有那個人會對一個童子賦予如此重要的工作。連謀劃戰爭都能夠讓他參與,除了培養太子儲相之類的繼承人,恐怕也沒誰了。
邊子白起身將一件深衣披在了孫伯靈的身上,雖然動作很輕,但還是驚醒了孫伯靈,勉強睜開眼之後,才發現身上的深衣,感激道:“老師。”
“去睡覺吧!”
“可是老師在忙碌,弟子怎麼可以去貪睡?”
“你還小,還在長身體,要是熬壞了身體,讓我如何麵對你家人?聽話,去吧,明日早些起來就好。”
邊子白寬慰了幾句,讓衛兵送走了孫伯靈,然後叫來了苟變。戰爭爆發之後,苟變的身上的氣勢完全變了樣子,雖然在平邑,一個趙軍都沒有,可是這家夥的身上彪悍的氣息越來越濃重。就連公子虔也很不明白,苟變這家夥不是沒有上過戰場嗎?怎麼卻學會了聚斂血氣?
“太氣人了,趙狗擺明了看我等笑話。龐爰狗賊,防著平邑不來進攻,反而去了馬邑,豈不是看不起我等將帥?”
苟變這家夥肯定剛去過城牆巡視,甲胄之上還有一層薄薄的露水,一屁股坐在大堂內,一個勁的發牢騷。
想一想也正常,一個為了上戰場博富貴,並為此奮鬥了二十年的中年人,躊躇滿誌地來到了戰場,卻發現沒有敵人!
沒有敵人!
沒有敵人!
沒有趙狗來進攻,怎麼才能讓他苟變大殺四方,斬獲敵人的人頭?如何讓哪些懷疑他能力,甚至因為商賈之子的身份嘲諷他的家夥們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