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弼在下軍之中,完全沒有邊子白,甚至公孫鞅對士兵和軍官給予的印象深刻,他似乎就是一個突然出現在軍隊之中,也沒有給軍隊帶來幾乎任何改變的過客。
來的匆忙。
走的也匆忙。
似乎他就像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來了,不會讓人覺得心情振奮;走了,也不會給人失落和不舍。
“公子,城下的火勢弱了一些。”
報告的士卒很緊張,因為趙軍對火勢的關切程度遠遠要大於城樓上的衛軍。這顯然是準備乘著天色還早,在組織一次有效的進攻。
公子岐扭頭道:“趙軍是否已經準備靠近?”
“沒錯,公子。我們是否多準備一些縱火的柴火和熱油,讓趙軍在今日沒有攻城的機會?”
高亢覺得士卒一個個都到了體力的極限,很難再堅持一次強度很大的戰鬥。加上公子岐也在城頭,主將的安危必然是他考慮的重中之重。不同於南宮弼不被關注的冷落,要是公子岐出了和南宮弼一樣倒黴事,恐怕城頭上就不是亂一陣就能結束的了。甚至一念之間,破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公子岐卻搖頭道:“馬邑在趙軍抵達之前雖然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在趙軍離開之前,誰也不知道我們會被趙軍圍困多久。就算是柴火準備不少,也有可能到時候不夠用。如今能省就要省一點,手中有糧,萬事不慌。柴火和油料也需要省著點用,不能才開戰幾日,就把這點家當都扔出去,萬一真要到了萬難的時候,我等一籌莫展就不妙了。”
“再說了,柴火需要取暖,熱油已經不多了。如果一直用柴火和熱油,這個城恐怕守不了多少時間。將城牆下堆積木柴和稻草,然後縱火之後行程一條由火焰組成的隔離帶,組織敵人的進攻,雖然短時間內很好用。但是你也知道城內的柴火用一點少一點,雖然準備了不少。也經不起這麼消耗。尤其是,趙軍肯定不會給我們出城砍柴的機會,所以,首先要保證我軍的取暖和煮飯的需求,萬般無奈之下,不得已才用此計。”
這是無奈之舉,任何被圍困的城邑,煮熟食物所需要的柴火都是非常很重要的物資。
油料就更加珍貴了,這個時代的油,基本上都是動物油和植物油。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照明燃料來使用,動物油甚至是當成人們食物之中最為美味的佐料,平時根本就舍不得吃。而植物油限製於如今糟糕的榨油技術,一直無法提高產量。
馬邑儲存的油也不多,根本就不敢如此消耗下去。
公子岐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棄最簡單的防禦辦法,他知道,人一旦學會了偷懶的辦法之後,就不會對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好的事上心了。可是柴火和油料總有一天會用完,真要到用光了的時候,到時候怎麼辦?
深深地談了一口氣之後,他開口道:“多準備石頭,等趙狗進攻的時候,就用石頭反擊。”
“公子,石頭已經不多了。主要是被公叔簡帶來的工匠都霸占了,而且還過分的讓人將大石頭砸成拳頭大的石塊。”馬邑原本的承受很憋屈的成為了軍中司馬,負責後勤和調配物資。但是下大夫晁汌說話太沒有底氣了,誰也不聽他的。晁汌欲言又止的表情,似乎想要告狀,同時又擔心告狀之後會被人看不起的糾結。
“他們要石頭幹什麼?”公子岐古怪道。
這個問題公子岐從來就沒有想過。馬邑靠近黃河河灘,河灘上有的是各種各樣的石頭,大小不一,隻要願意,就算是用石頭堆滿整個城邑都不是大問題。在趙軍抵達之前,公子岐幾乎就隻做兩件事,一是修理城牆;二就是準備物資。
而物資之中,柴火和石頭是準備的最多的物資。
柴火就不說了,有太多的城邑防禦戰的慘痛經驗告訴將軍們。這可是僅次於糧食的重要物資。很多守城之戰的結局,不是因為沒有了糧食,也不是缺少水源。而是最後因為城內沒有作為燃料的柴火,最後不得不投降的案例了。人吃生的食物,要是黍米之類還好一些,但腹脹難受是肯定的,雖然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但也不會連一兩個月都頂不下去。可是要吃生豆子,這可是要出人命的大事。
至於石頭就更簡單了,中原地區還好一些,在秦國,甚至有專門的擲石軍。裝備很簡單,發一根厚實且兼顧的帶子,然後讓這些人自生自滅。
當然也不是真的自生自滅,因為相比弓箭手來說,擲石軍的裝備太廉價了,甚至一個窮到家徒四壁的農夫,也能拍著胸脯打包票置辦起來。而且根本就不需要價格高貴的羽箭,隨處可以找到的石頭就是彈藥。攻擊的方式和放養丟石頭的辦法差不多,需要一定技巧,但是真要是苦學的話,也能在短時間內像模像樣。試想一下,一塊比雞蛋稍微大一點的鵝軟石,從一百米外飛過來,砸到人的話,斷胳膊斷腿豈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可以說,擲石軍別看裝備簡單,投入極小,但是殺傷力一樣很可觀。
打仗的時候就更簡單了,別看弓箭射程很遠,但是投石一點都不遜色,而且雞蛋大的石頭,在高速飛行之中所產生的動能,足以讓一個孔武有力的士兵喪失一定的戰鬥力,要是被擊中要害,甚至斃命的可能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