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曙光(1 / 2)

“公子,大喜啊!趙狗退兵了!”高亢一隻手捂著頭盔,一隻手捂著佩劍,小跑起來,還穿著一件不太合身的鎧甲,跑起來全身上下叮咚直響。

公子岐正好在和人議事,卻被驚地跳起來抓著高亢的手臂,問:“此言當真!”

高亢喘著粗氣,道:“沒錯,城頭上就能看見趙狗的騎兵正在往大河以北撤軍,那駕駛,都擁擠在河灘上,少說也有幾千人馬。”

“走,快去看看!”軍事會議開不下去了,公子岐迫不及待的想要驗證高亢報告的消息的真實性。

馬邑城內的衛軍,有一個算一個,都眼巴巴的盼著趙軍退兵。可是趙人眼瞅著啃掉馬邑這塊硬骨頭之後,是一大鍋香噴噴的燉肉,能走嗎?

雖說,馬邑城內的主將和士兵,一個個的都巴望著趙軍退兵,可是當真有一天趙軍退兵了,所有人都不自信起來,感覺趙軍是不是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和陰謀?

公子岐張了張嘴,臉上有意外,也有吃驚,更多的竟然是懷疑:“趙軍退兵了?怎麼可能?”

一行人急匆匆的登上了城頭,眺望遠處河灘上,戰馬嘶鳴,舟船交錯,看似一片混亂之中,卻帶有一種有條不紊地次序。沒錯,在不遠處的大河渡口,趙軍收集的大船正載著人和馬從大河的南岸往北岸運送,滿載著士兵和馬屁的大船,船工打著赤膊努力將大船用木杆退出河灘,齊刷刷的吆喝聲中,一艘艘大船緩慢的離開了岸邊,朝著對岸而去。河灘上一派忙碌的景象,似乎不像是作假。

可這毫無征兆的反應,頓時把公子岐等人難住了,趙軍為什麼要退兵?

龐爰也很無奈啊!

騎兵過河本來就費工夫,而且夜裏根本就不敢渡河,一旦船在大河裏出了事,損失的可不是一兩匹戰馬而已。而且還是冬季,掉河裏就差不多半條命就沒有了。尤其是趙軍都是旱鴨子,大白天渡河都戰戰兢兢的,哪裏敢半夜渡河?隻能是白天,而且就趙軍裝船的速度,想要將六千騎兵從大河南岸運送到北岸,一天隻能完成不了,兩天恐怕也是夠嗆。這還是在大河枯水期,要是在豐水期,河麵暴漲之下,這個速度更慢。

大河就是黃河。

也是華夏的母親河。

而在先秦時期,大河水量之充沛,是後世之人無法想象的存在。

誰能知道,當時華夏最大的淡水湖群,一部分竟然在大河中下遊的巨鹿附近?

整整一個郡的地盤,差不多都是湖泊。就湖麵的大小來說,僅次於無邊無際的雲夢澤了。黃河能夠維持如此大的水體,其一年的流量肯定不小。而且河麵肯定寬闊,用煙波浩渺來形容也不為過。當然,當時的黃河流域的植被好到爆。河西走廊還是牛羊遍地的肥美草原;黃土高原竟然是森林覆蓋率超過90的原始森林林區;就算是下遊很多地方,也是濕地湖泊星羅棋布的魚米之鄉,這時候的黃河農業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富饒的區域了。

站在城頭上,瞅著趙軍騎兵從容的從大河南岸上船,然後悠哉悠哉的往北岸去,這種感覺很難受,半渡而擊,隻要是敵人,誰都想要在這個時候給趙軍來那麼一下子。收貨一波勝利和人頭,讓軍隊增長一些信心和氣勢。可惜,馬邑的衛軍出不去,就算是能出城,公子岐估計也不敢。

城內的衛軍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趙軍離開。

而公子岐抬手指著趙軍的方向,似乎感覺不太對勁,騎兵渡河,卻不見步兵渡河,這不太符合常理啊!大為疑惑道:“這趙軍為何隻撤離騎兵?”

按道理,大軍渡河,步兵應該先行,這是常識。因為步兵可以在渡河之後,在對岸建立營寨,防止有人偷襲。騎兵的效果要差很多。一般來說,騎兵應該是夾在中間渡河的兵種,屬於前後都有保護的寶貝疙瘩。

公子岐的問題真不好回答,但是有人能給出答案,至於說對不對,就不知道了。這人就是一直被忽視的公叔簡。

公叔簡開口道:“可能是趙軍後方危機,騎兵速度快,可以快速增援吧?”

他不是軍隊指揮官,甚至連軍隊作戰都分不清楚的技術官員。但是他的回答卻附和所有馬邑官員的心情,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

公子岐激動道:“是邊將主,一定是邊子白,他成功了。”

這下子,連端木方都很吃驚,邊子白手中的兵力真不多。雖然看上去比馬邑的軍隊多一些。但也是多的有限。想要靠著上軍那點兵力,威脅到趙軍的後方,真不容易。因為趙軍的後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衛趙邊境,而且距離邯鄲又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