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馬邑渡口。
衛國守軍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趙軍難得休戰,趙軍之中的主要將領都在渡口送一個人,副將趙廣。
雖然和龐爰在很多時候有分歧,但趙廣作為趙氏公族安插在軍隊中的成員,本來就不會和龐爰走的太近。他的利益和趙國的利益是一起的,更多的是代表了國君,而非邊軍將士,這才是龐爰和他最大的分歧。尤其當龐爰有保存實力的念頭的時候,矛盾會更加的尖銳一些。
可趙廣畢竟是趙國公族,對於外敵,他沒有理由,也不會故意拖龐爰的後腿。
公子重在發現邊軍付出很大的代價,卻無法一舉拿下馬邑之後,心情也陷入了急躁的情緒之中。因為馬邑很可能會成為趙軍南下的最大阻礙。
尤其糧道還不穩的情況下,更是讓人擔憂。
邯鄲的態度,作為前線的主將不得不考慮。讓公子重尤其擔憂的是他的父親,國君趙章,甚至自始至終都命人來軍中訓斥一番,仿佛忘記了趙國正在發動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這讓公子重很擔憂,他深知他的父親的脾性,越是平靜的時候,將來掀起的風暴將越凶狠。
加上衛軍遲遲沒有參戰的上軍和中軍,公子重這才發現趙國就是麵對孱弱的衛國,也不是十拿九穩的勝券在握。
戰爭永遠要比想象的複雜,也要困難的多。
“此去,將軍還需盡快找到衛軍偷襲之敵,解除我軍糧道之危。”公子重站在岸邊,對馬上就要上船渡河的趙廣囑咐道。
“公子放心,末將一定不辜負眾望,將衛國宵小斬落馬下。”這時候的趙廣意氣風發,似乎沒有了在龐爰麾下的那種遲疑的反應,不過這點細微的差別旁人很難注意到。公子重就算是感覺到了異樣,也不會在出征前給趙廣難堪。
“將軍,您老是否有囑托!”
趙廣轉身對龐爰躬身施禮,隨後詢問道。
在邊軍,龐爰一直就是那個神,那個從小軍登上了主將之位的軍中傳奇。龐爰對趙廣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這也是在軍中多年的老將,騎兵又是趙廣的老本行,指揮騎兵作戰對他來說沒有太多的困難。唯一但心的就是貪功冒進。
可是龐爰想來想去,在大河以北的趙地,有什麼軍隊可以威脅到六千趙國鐵器的軍隊嗎?
有,當然有,但那是魏國的大軍。
放在衛國身上,這支騎軍可以縱橫無敵的存在。不過提醒幾句也是必要的,不在於險情難料,而在於作為主將對部下的一些警醒。龐爰捋著胡髭,開口道:“趙廣,行軍打仗這些我就不說了。”
龐爰停頓了一會兒,左右明知這是將軍對趙廣麵授機宜,於是都退後了兩步,而龐爰又拉著趙廣的手走到了河岸邊上,才開始說起來:“此次騎兵出征,非我所願。”
“將軍難道是在擔心邊子白此人?”趙廣有點不可思議,這個衛國的上軍將主上升至快,地位之高,權柄之重,在列侯的朝堂都從來沒有出現過。就算是當年的吳起,也是用兩萬魯國軍隊將十萬齊軍打得屁滾尿流,才攬下了偌大的名聲,獲得了魏文侯的重用。
而邊子白呢?
這家夥就是憑借出身好,這一點,讓很多將領都非常嫉妒。
就連趙廣都覺得邊子白這家夥的運氣要比實際本事高的不是一星半點,難免有些嫉妒的心思。
可是龐爰卻不這麼看,或許之前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雙方交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上軍將主邊子白還是按兵不動,就讓龐爰產生了擔憂。尤其是在衛軍麵臨如此被動的局麵之下,還能按兵不動,要麼就是貪生怕死的蠢材,要麼就是憋著什麼壞心思,肯定會有後招。當將軍的,能夠沉得住就有了成為明講的潛質,這一點龐爰很不願意說,他也是在三十歲之後才明悟了這些。可是邊子白才多大?
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竟然麵對五萬趙軍,還能夠在戰爭之中沉住氣,就足以說明邊子白這家夥不簡單。要是換一個年輕人,恐怕早就熱血沸騰之後,帶兵出戰了。而野戰,衛軍兵力不足且不說,訓練也不足,戰鬥力不足以和強大的趙國邊軍相抗衡。一旦邊子白出戰,這是龐爰最願意看到的局麵,他指揮的趙軍可以在戰爭一開始就殲滅上軍主力,將衛國的實力砍掉三分之一強。而衛國在受到如此損失之後,肯定會嚇破膽,再也不敢出城作戰,趙軍可以隨意挑選衛國境內的任何城邑進行攻擊,之後的作戰對趙國來說簡直輕鬆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