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大軍一退,趙構皇令舉國遷都東京。
金兀術此役一退,讓金主甚是猜疑,此番謀劃都沒有一舉拿下大宋朝。
金主甚是震怒,但看兀術深受其傷,探軍又回報宋朝不敵遷都逃跑,對兀術才有一點半信半疑,處置兀術一事,暫且擱置。
遷都的路上,嶽飛騎馬臨近秦檜,略一擺手:
“秦大人,此戰金軍援軍已到,卻又退去,大人可知緣由。”
秦檜心中一笑,忙解釋道:
“嶽將軍折煞秦某,秦某何德何能,能讓那幾十萬大軍退去,具體緣由,秦某真不得而知。”
聽著秦檜如此說,嶽飛再次拜首,騎馬向前,眼中透漏著迷惑。
秦檜自言,我若說出緣由,你這耿直大忠,定與我不恥,秦某對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
…
遷都東京,路迢迢,一路山青水綠,大好河山,可此時的趙構再無心情欣賞。
一心想盡快到達東京,鞏固朝政,重整軍隊,崛起大宋。
而金國,金兀術受傷之後,蒙古草原在乞顏部的快速成長下爭鬥不斷,恰有一種統一草原各部的勢頭,其他各部聯名上書,求金主出兵,平叛草原之亂。
後方不穩定的因素在崛起,金國不得不防。
兀術待罪立功,又領二十萬金軍進發草原,劍鋒直指這個打破草原各部平衡的乞顏部。
秦檜得到沈浪如此彙報,心急如焚。
此時的乞顏部雖然在自己的精心策劃下壯大一些,對敵各部落尚可,但對上金國大軍,如螞蟻於大象。
秦檜命沈浪調級全部白王殿殿士,準備全力營救乞顏部。
並與皇帝趙構紛說,稱自己要去邊境,觀望金國是否有一步對宋動作。
剛保住皇位的趙構對秦檜愛如至寶,摒棄前嫌,更是出一萬軍隊於秦檜左右護衛,生怕出現什麼意外。
而嶽飛聽見,此次主動請纓,護秦檜左右,趙構略有遲疑,看了秦檜一眼,竟恩準了嶽飛自帶嶽家軍一萬,隨秦檜前往金國邊境。
秦檜暗道一聲“不妥”,但已無用,與趙構分開的途中,秦檜搖頭歎息:
“嶽將軍美意,秦檜心領,但此次將軍萬萬不該隨秦某出來,還自帶嶽家軍一萬。”
嶽飛不明,雙手握住韁繩抱拳,言道:
“我曾多次有殺秦大人之心,嶽某如今深知不該,此次定要護秦大人周全。此番金宋大戰,嶽某不才,但也知道是秦大人有所作為,不然,那金軍萬萬不可退去。”
秦檜再歎:
“當今聖主,生性多疑,對秦某更是猜忌有加,如今將軍還主動請纓,自帶嶽家軍護秦某左右,你這是讓那…聖上……哎……”
秦檜無奈,有些話還是說不出口,來自後世的他,深知嶽飛的大忠流傳千年,不想改變這個結果的秦檜,更不想嶽飛在走上老路,上那斷頭台。
可是此番,怕是那趙構以後除了猜忌秦檜,更加防著手握兵權的嶽飛了。
秦檜心聲無奈,向嶽飛拜首,重重的言道:“謝,嶽將軍。”
這一路向那草原路迢迢,還要經過金國多從關隘,隻能繞路小道而行,秦檜心中盤算,要如何與嶽飛解釋,嶽飛那麼執拗,心中也是無奈。
行至中途,嶽飛果然發問,問秦檜為何說是邊境查看,可是此時已行至金國內境,這番作為太過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