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老板的枕頭(1 / 2)

張巍就這麼一句話,輕飄飄的從嘴裏蹦出來,臉上還帶著疲憊的神色,整個人都跟葛大爺一樣癱在沙發上。

可就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卻讓旁邊的張薇差點從沙發上直接跳了起來。

一雙大大的眼睛,此時更是睜得滾圓,一臉“你肯定瘋了”的表情,不敢置信的看著依然要死不活躺在沙發上的張巍。

要知道,整個雍坊,大大掛著特色石魚的農家樂,加起來估計至少得有上百家,這是多大的產業?

每按時按點兒到亭石河邊上報到的釣魚人,少也有大幾百人,上千人也不是沒可能。整個這個群體加起來,大幾千人還是有的,不定能夠直接破萬,這幾乎已經在雍坊形成了一個新的職業。

這樣看起來的話,雍坊的石魚產業有多大?

是的,在全國來看,甚至隻是放在全省來看,一個不過僅僅萬人規模的產業,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事。

可是,這是在雍坊,一個我國西南落後地區的十八線縣級市。

整個雍坊也就幾十萬人而已,要知道,在最近幾年裏,石魚產業可是每年都進了雍坊市的政府工作報告的。

現在再來看看張巍的計劃,聽聽他就那麼雲淡風輕出來的話,把整個雍坊的石魚產業整合到紅明村去。

“你可真敢想!你以為你是誰?你的辦公地點是雍坊市順城街張記奶茶店二號工位,可不是雍坊市的市長辦公室!”張薇簡直覺得弟弟是不是失心瘋了,這種事情也是他們這樣的平頭老百姓可以做的?

想都不用想,完全就是方夜譚好不好!

“姐,是你把事情想複雜了,這事情肯定沒有那麼容易,可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張巍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神色。

“嘖嘖嘖,瞧把你能的,在廣告行業裏混了兩年,別的本事沒學到,光學會睜眼瞎話大話了是吧?你還想把順城街上所有的農家樂擠垮,讓大家都去紅明村吃魚去?”

張薇翻著白眼,重新在沙發上坐下來,從茶幾抽屜裏翻出個指甲刀,一副我看你能不能把牛吹破際的樣子,開始專心致誌的修剪起指甲來。

看著姐姐的反應,張巍頓時無語起來,自己的想法真的很瘋狂嗎?

或許是張巍沒有把話清楚,他的計劃,當然不是要把雍坊所有的石魚農家樂都擠兌黃了。而是大家一起,把石魚這張城市名片,做得更大,更有特色。

作為一個廣告人,張巍對國家大層麵上的風向,一直都保持著比較高的關注度。

現在舉國上下一盤棋,都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動消費型經濟的再升級。這話起來挺官方,挺不好理解。其實穿了就是要鼓勵老百姓把手裏的錢花出去,以此來拉動經濟流通,拉動內需。

什麼是消費型經濟產業?

我們能接觸到的,最典型的就是旅遊業。

老百姓出門旅遊,不就是奔著花錢去的嗎?

那句話怎麼的,來都來了。

而要到旅遊業,就不得不提現在我國旅遊正在著力推動的發展方向,鄉村旅遊。

這就是張巍想要紅明村走的路子,以石魚為核心特色的,鄉村旅遊。

還真別覺得這個事情有多麼高大上,需要多大的前期資金投入,得直白點,沒有比這個更空手套白狼的產業規劃了。

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走上旅遊路,吃上旅遊飯,早日脫貧致富奔康。

要是動不動就需要一筆文數字的投資,那普通老百姓還玩兒個毛啊。

事實上,隻要你這個地方有特色,有看頭,那就可以搞鄉村旅遊。

怎麼搞?簡單,你把家裏收拾幹淨了,專門騰出幾間房子出來當客房,廚房裏的衛生條件給弄好點,再到相關部門把手續一辦,這就可以掛個牌子開張了。

這要拿旅遊業的黑話,呃,拿行話來,叫民宿,逼格還不是一般的高。

遊客吃在你家裏,住在你家裏,回頭走的時候,再心甘情願的把軟妹幣留在你家裏。你平時該怎麼過日子還怎麼過,也不用專門給丫們準備什麼大魚大肉,這幫人就是在城市裏好日子過膩味了,來這兒就是為了體驗鄉村生活。

現在全國各地,這樣的地方越來越多,經常旅遊的朋友肯定會留意到,是不是很多地方都有這麼一個村子,叫某某民俗村?

就是這個路子。

對於張巍來,唯一的難點,是怎麼把紅明村的故事講出去。當然了,這事情本身不難,他自己就是幹這個的,到底還是廣告營銷那點兒事兒。

而且,張巍一點也不擔心紅明村的水葬傳統,會讓食客對石魚產生什麼抵觸心理。

各位,在雪域高原的雅魯藏布江,沿江不知道有多少座水葬台,而且大多到今還依然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