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希望天堂、聽海市
聽海城位於希望天堂邊界的沿海城市,因為他毗鄰海邊,就像隨時在聆聽大海的聲音,故此得名。他是一個擁有數十萬常駐非人的小城鎮,這裏的每一個人都享受在這裏平靜的生活。聽海市一麵臨海,其他都被茂密的聽海森林包圍著。
聽海市外的聽海森林有豐富的資源以及眾多變異體的存在。這種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地方吸引了無數的年輕非人前去尋寶,最終有的人滿載而歸,有的人卻永遠留在了聽海森林。雖然有一片森林相隔,但是以現今的科技水平人們還是尋找出了一條安全路徑可以與附近的城市接觸,不至於與世隔絕。
非人這個詞始於1500年前,人類研製出了原子重組方法和原子直接構成法,並且運用到了大量生物身上,於是第一批非人就這麼誕生了。人類將人類的形態和智慧賦予了它們,並且得到了很多年的和平相處。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非人出現,並且組成了族群與人類在世界和平相處。
這樣過了百年,非人族群越來越多,並且出現了很多非碳基生物,這讓人類開始對非人這個種族產生警惕性。就在此時米國人愛德森在國會提出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引起了社會上的軒然大波。
1300年前籌劃了百年的滅絕行動啟動,從米國開始進行了對非人種族清剿,這讓人類與非人的戰爭一觸即發。起初非人族群節節敗退幾近被滅族,但此時非人族群中出一個青年橫空出世,在戰場上所向睥睨。
這個青年發現自身基因是可以不斷進化以及改變的,並且無私的將自己的經驗公諸於眾非人中開始全民修煉,再加上不斷有新的非人出現,此刻開始勝負的天平開始傾斜了。
這場戰爭持續了300年,被後人稱為創世之戰。最終非人文明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與人類分庭抗禮形成了現在的非人帝國,名喚希望天堂。
太陽在天空中緩緩落下,遠處的西方泛著一抹今天最後的紅暈照在大街上,聽海市街道上有一名瘦小的身影在街道間穿梭,不是的躲避飛馳的空中汽車。
那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黑發黑眸,一頭短發非常的清爽。臉龐上充滿了稚氣,但一雙眼眸卻堅定無比。身上穿著聽海一中的校服。
一般這麼大的孩子該在空中汽車中讓自己的父母接送上下學,但他顯然並沒有。在街道間穿梭自如,躲避著障礙物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家。
這個男孩叫白忌,他從小在這聽海城生活著,一隻跟他的幹爹曹教授生活。他從自己還沒記事的時候就被自己的幹爹收養,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腦海中隻有一個關於父母的模糊的片段。
是的他也是一名非人,他的本體是一隻中華白海豚,這是他的幹爹曹教授告訴他的,並且叮囑他對外不能說出自己的真正本體隻能說自己是一隻小魚,否則會有麻煩。
學校裏的同學經常嘲笑他,一隻小魚來上學,幹脆直接回歸大海算了。不可能有任何戰鬥力的魚還是做食物的好。真是造化弄人,竟來讓他生來為非人,還是個廢物非人。
“糟了,太晚了。”白忌看了看身上的通訊儀上的時間,瘦小的身體猛然加快速度,朝著一個方向跑去。複雜的街道多他來說如履平地,根本不用去看他就知道自己的最佳路線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