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燈光下,戎川不知道自己該去往何處。
空飄著一些雨,或者是雪,他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
對了,今是雪吧,應該是有雪的。
可為何感覺不到冷呢,還是自己的心本來就已經很冷了。
他的腦子裏全是今發生的一幕,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比這個時候更糟糕的了。
今年戎川已經二十六了,數學師範畢業,畢業後的他來到了省會江都從頭開始,這一年,他才不到二十二歲。
三個月之後,戎川在一家計算機培訓公司做了一名講師,工資不算高,四千多塊錢,但勝在輕鬆,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休息。
不過毫無前途的工作並不是戎川想要的,如果要尋求安穩,他不如在老家當一名老師,那也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既然選擇了出來打拚,安穩輕鬆地日子暫時不屬於他。
於是在公司呆了大半年,戎川又成了一名推銷員,這一年,他離二十三歲的生日還有三個月。
想要跨出這一步並不容易,當初戎川可是花了很長的時間來服自己。
他什麼都做,房子、藥品、食品,近兩年的時間裏,戎川陸續換過四個工作,幾乎對各個行業都有了一些了解。
這一年,他快二十五歲了。
他有了一個女朋友,叫陳柔,在江都一個中學當英語老師,今年二十四歲。
兩人的認識算是一種緣分,當時戎川正在房產中介上班,陳柔考上了江都的教師編製,她父母便準備在這邊買房,當時戎川接待了他們一家人。
因為買房子的事情戎川和陳柔在手機上聊了不少,漸漸的便是熟悉了,後來出來見了兩次麵,一來二去,兩人就確定了關係。
也正是因為陳柔的出現,讓戎川終於下定決心做一件事,那就是開始創業。
他聯係了自己的一個高中同學,一個初中同學,三人創業團隊正式成立。
翻過了二十五歲的年紀,戎川的第一家公司便成立了。
公司做網絡中介服務,上麵是大平台,下麵則是商家。
他們主要是在大平台和商家之間建立紐帶,促成他們的合作,然後從中抽取利潤。
一切看上去進展得還不錯。
他們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熟悉業務,三個月後,公司人數擴展到了八個人,並且每個月有了三萬多的入賬。
雖然這僅僅隻夠員工的工資,但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了。
半年之後,他們終於產生了盈餘,這讓戎川信心大增,三人合計之下,立馬擴招市場部人員。
此時,公司已經有了十五名員工,可以是初具規模了。
這是戎川離開老家來到江都後最開心的一段日子。
作為公司總負責人,戎川依然和以前一樣,每會抽出半的時間親自跑市場,了解最新的市場規律,以方便隨時做出調整。
雖然每累得跟狗一樣,但戎川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很快樂,未來對他來似乎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
也是這個時候,他開始和陳柔真正的討論起了結婚的事情。
轉過年戎川就二十六歲了,陳柔也二十五了,似乎都不了。
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他沒錢了。
開公司花掉了他這三年來的所有積蓄,差不多十萬塊錢。
他可以住的一般般,吃得一般般,但公司但凡需要資金,戎川都可以毫不猶豫的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