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二道聖旨(第一更)
車馬魚貫而入侯府,一應陣仗早已與清笛離開時,迥然不同。
清笛離開那天,不過是青布馬車,伴著一個翡煙;而此時歸來,侯府則是派出了翔鸞長公主的全副公主儀仗前來遠迎。
所經道路,早三個時辰已經清退閑雜人等,布幔圍街。響鞭敲響每一段旅程,提醒眾人回避。清笛坐在轎中,隻覺一切恍惚如夢。
她也曾高高在上過。那一年隨著爹爹大軍進入杭州,她也高高騎在馬上,俯看吳越國皇族跪滿沿街;可是縱然那時,又如何與此時相比?
鳳熙坐在馬上,隻轉頭望她。萬般言語隻能吞在唇內,如今已是兄妹身份,更是君臣之別。
國太夫人與長公主親自迎在大門外,國太夫人見清笛下轎,忙率領府中眾人就要下跪迎接。清笛急忙奔過去扶住國太夫人,“老太太請起,這豈不是要折殺連城……”
國太夫人鳳冠霞帔,正色搖頭,“孩子,你如今已是皇上敕封的連城公主。老身該行君臣之禮。”
清笛扶著老人家,勉強受了禮。
長公主便也含笑而來,“女兒,讓為娘極為想念。”
清笛連忙行禮,心中已是明白,必須要從此時起改了口,將長公主認作了娘親。離開侯府時還能帶著真實的喜怒哀樂,待得回來,便已經注定要掩藏了真心。
“勞娘牽掛了,是女兒的不孝。”清笛妙目一轉,眼中已是含淚。不是做樣子給人看,而是“娘親”一詞,已是勾動她心底太多情愫。
朝廷傳旨官內臣徐傳福走來施禮,“小臣參見連城公主。”
清笛連忙回禮,“中貴人切莫多禮。”
翔鸞長公主考慮周到,急忙使眼色,身邊侍女便托上黃錦紫檀的托盤來,上頭以赭黃綾子奉封儀若幹。清笛心領神會,忙親自接了托盤,雙手捧到徐傳福眼前,“中貴人遠來,予身在南山禪寺替太夫人、長公主祈福,沒來得及提早準備;這是一點小小心意,權當為中貴人洗塵。”
徐傳福一笑接過,麵上自然又和藹了許多。將托盤交給身後小黃門,這才又捧出一卷黃綾聖旨,“連城公主跪接聖旨——”
又是一道聖旨!
在場眾人均是麵麵相覷,唯有鳳熙握緊了手指——
昨夜酒盡酣醉,清笛迷蒙咕噥,“皇上封我為連城公主,鳳凰兒,你道那是為何?你我從霸州一路南下,自以為瞞過了他人耳目,此時方知,怕是這消息早已經走漏了……否則,怎會以‘連城’為封號!”
“你且記著我的話,明日回府,不管有何變故,你都必得鎮定。一旦你有異動,朝廷便會連同三年前你帶我離開之事一並追究!”
“鳳凰兒,你必得給我記住:無論發生何事,我袁憐兒都不怕;你若驚動了半分,那不光你我,連同侯府裏的人,就會全都遭了禍患……絕對不許為我,露出你半分真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