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懸絲診脈(第二更)
“微臣韓誌古奉旨為連城公主請脈。”韓誌古在帳外求見。
“快請。”清笛親自起身,迎上前去,“韓大人為國分憂,還要為本位費心,著實辛苦了。”
韓誌古施禮,“後宮與前朝本為一體,後宮安,皇上才能心無旁騖處理朝政。所以連城公主的康健便也是契丹上下的福祉。還請公主不必客氣。”
翡煙過來以絲帕掩了清笛的手腕,郭婆婆以大紅絲線繞了清笛的手腕,延長伸到韓誌古麵前小案上。
韓誌古微微怔了怔。
清笛抱憾笑,“懸絲診脈原本都是中原的規矩,實則到了契丹倒是不該這樣繁文縟節。隻是,本位畢竟是大宋的和親公主,凡事也要顧著大宋的體麵。韓大人醫術高妙,定然不會責怪本位這般吧?”
韓誌古趕緊起身,“微臣豈敢。這原本就是臣子與後宮之間應當的規矩,微臣自當遵行不悖。”
“韓大人坐吧,本位信得過韓大人醫術。”清笛淡然而笑。
韓誌古雖然是漢人,可是從他父祖那輩便被契丹人擄掠到草原來。他方到草原的時候還是個孩子,所以自然不會明白中原這懸絲診脈當中的奧妙。
縱然韓誌古的醫術再高明,相信隔著這樣一根絲線卻也不可能診斷出什麼來;若有異常,以韓誌古穩妥的性子,也斷不敢輕易妄言。
清笛刻意要求懸絲診脈,要的便正是這個效果。所謂諱疾忌醫,病人看病並不是希望大夫什麼都能看得出來的。
.
長長絲線連接了氈帳兩頭,大紅的絲線在昏黃的燈影裏微微顫著。也不知真的是清笛的脈搏循著絲線傳遞了過來,還是韓誌古把脈的手指因為緊張而微微顫抖了所致。
氈帳內靜靜的,靜得人都不敢呼吸。翡煙和郭婆婆也都屏住呼吸麵麵相覷,目光微微擔憂地落在清笛麵上。
唯有清笛在燈光裏恬淡微笑,安之若素。
韓誌古最初微微愣怔之後,很快便恢複了從容。仔細跟郭婆婆詢問了清笛的胃納、二便、舌苔、病程等情況,這才緩緩點了點頭。郭婆婆撤去絲線,韓誌古起身向清笛,“微臣鬥膽,想單獨與連城公主一敘。”
清笛並未意外,示意翡煙和郭婆婆帶了一眾小丫頭出去。帳篷裏安靜下來,已經掌了燈,燈光落在韓誌古的麵上明明滅滅地跳躍著,分不清喜怒。
“韓大人有話便請直說吧。”清笛淡然微笑,“盡管本位清楚,韓大人始終強調自己是契丹人,就是不希望引得契丹官員的誤會,以為大人還懷著二心;可是從本位看來,大人是漢人便依舊還是漢人,本位心內對大人的親近與信任自然要高於那些契丹人。所以在本位麵前,大人沒有什麼不可講說的。”
韓誌古輕輕一歎,向清笛再度施禮,“敢問公主千歲自覺身子如何?公主千歲又想從微臣這裏得著什麼?”
.
清笛垂下頭去。韓誌古能夠成為契丹朝堂上的第一漢人.權臣,能夠跟契丹權臣分庭抗禮,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他果然明白,她自己最清楚自己身子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