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啟蒙開始讀書了,所以用了綠豆湯,就帶著小廝去前院了。李知府,哦,也就是李巧慧的爹,雖然隻是一個從四品的知府,但架不住李家底蘊深厚啊。

李家是唐國公李靖之後,雖然這都快一千年了,大唐早就沒了,但李家是不可能沒留下一點兒家私的。尤其是這李知府一係,還是李家的嫡係。

李巧慧本人倒是挺懷疑這個家譜的,唐朝那會兒,還不知道有家譜這種東西沒有呢,況且這一千多年來,李家子孫後代繁衍,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也沒有個計劃生育什麼的,那人口早不知道密集到是什麼程度了,說不定這天下姓李的,能有一多半說自己是李家後代呢。

不過,李家底蘊深厚,這倒是真的。一個從四品的知府,能住得起這種大宅子,生活還富貴奢侈得不像話,根本不是四品官能擔負得起的。

李巧慧在李家生活了一年,才算是摸清楚李家的人口構造。光這李府,有老太太一個,也就是李巧慧的親奶奶。男主子一個,也就是李巧慧的爹,女主子一個,也就是李巧慧的親娘。

李爹還有親兄弟一個,李爹的爹也還有親兄弟一個,而李爹的親伯父,有親兒子三個,這算是隻算嫡係了,由此可見這家族有多龐大。

李府裏麵,除了上麵那三個位置最高的,另有姨娘三個。其中兩個姨娘有孩子,另外一個沒有。加上雙胞胎哥哥,李巧慧上麵有三個嫡親的哥哥,一個庶出的哥哥,一個庶出的姐姐。

人口不少,但對於李巧慧這種莫名其妙來古代旅遊的人來說,關係很複雜。幸好她有個很能幹的媽,雖然不能將後院清理得幹幹淨淨吧,但也能保證他們兄妹健健康康的成長。

大家族裏規矩多,每天天蒙蒙亮就要去請安。本來李巧慧年齡還小,剛剛才一歲,但架不住老太太不喜歡李張氏,想要天天為難她一下,也沒有滿人家裏那種重視姑奶奶的思想。所以,李巧慧每天也得早早的起床,先到李張氏那裏,再跟著李張氏去請安。

幸好這兩日老太太有點兒不舒服,李張氏早早的去請安,對她來說也是一種折磨。李巧慧這才能睡兩天懶覺。

李張氏是個才女,大兒子的啟蒙就是她完成的,現在該二兒子了,自然是半分不輕忽了。讓人搬來了矮桌放在榻上,將李中明圈在懷裏叫他認字。

李巧慧和李中寧年紀小,李張氏讓人拿了布偶以及撥浪鼓響鈴之類的玩具,讓他們自己在一邊玩。讓嬤嬤在另一邊守著,防著他們掉下軟榻,也就不理會了。

畢竟不是真正的嬰兒,在被自己的雙生哥哥咬了兩下之後,李巧慧就迅速的爬往李張氏身邊,扒在李張氏的胳膊上往書上看。

“妞妞這是想認字了?”李張氏給了李中明幾張紙,讓他到桌子一邊練字。拎過李巧慧放在懷裏:“娘教你認字好不好?”

“好。”李巧慧眼珠子轉了轉,當即脆生生的應道,附送一個大大的笑臉。李張氏隔了四年才生了李巧慧一個閨女,自然是十分寵溺的,聽李巧慧應聲,知道她大約是沒聽明白,也不在意,隻翻開了一本書指著上麵的字讓李巧慧認:“這是人,來,跟著娘念,人~”

“人~”李巧慧往書上看,很多字她是不認識的,不過能蒙出來幾個。李張氏拿的是一本三字經,內容簡單,李巧慧順著蒙,也能蒙個八九不離十。

李張氏見李巧慧聽話乖巧,也來了興致,指了第二個念到:“之,人之初,性本善,之……”

李巧慧乖乖的跟著念,隻是她那雙胞胎哥哥,卻是個喜歡纏著妹妹的,見妹妹不和自己玩耍了,頓時有些不樂意了,飛快的爬過來,伸手拽了李巧慧的手腕上的銀鈴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