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君,不管他一輩子是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卻隻造福了那幾十年的百姓。而他的東西,則是造福了百姓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可能是幾千年,誰更強大,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雖然他也知道自家小妹說話總是會誇大幾分的,但是這次,他真心覺得小妹說的其實也是很對的。所以,他對自己現在的事業,更是滿意上麵再加了幾分的滿意。
想到自己前段時間剛搗鼓出來的東西,李中炳就有些迫不及待了,這個要是能大批量的做出來,那可真是能名垂青史的利國利民的大好東西。
和他這邊的興奮相比,胤禛就顯得有些鬱悶了,回到府裏,剛準備開始考慮寫折子的事情,就聽蘇培盛說,太子派人過來了。作為太子很想拉攏,本身又比較親近太子的人,胤禛自然是認得胤礽身邊的太監的,一邊將手邊的折子給蓋上,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太子殿下可有說什麼?”
“回雍王爺的話,太子殿下隻說,有幾件事情他決定不了,請您過去商量一下。”那太監低著身子回胤禛的話 ,眼睛隻盯著地麵,完全不曾往周圍亂看。
胤禛點點頭,起身說道:“稍等片刻,容本王去換件衣服。”蘇培盛趕緊出來,引了那太監到外麵喝茶。胤禛的書房裏,可是沒有丫鬟伺候的,所以換衣服這種事情,也是胤禛自己來的。
等將身上的便服換成了朝服,胤禛就領著人往宮裏去了。太子議政自然是在乾清宮,隻是也不能占了康熙的主位,所以就隻在側殿呆著,胤禛進去的時候,側殿裏就胤礽和幾個服侍的宮人在。
當即上前行了禮,胤礽笑著起身讓胤禛在旁邊坐了,然後自己也屈尊降貴的坐在了鄰座:“四弟,孤找你過來,是有一件事情決定不了,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太子殿下客氣了,承蒙太子殿下看得起,隻是,臣弟也並沒有多少處理政事的經驗,小事或可自作聰明,大事的話,太子殿下還是要和汗阿瑪商量一下比較穩妥。”胤禛繃著臉客氣了兩句,太子哈哈大笑:“四弟太謙虛了,不過,這事情也不是什麼大事,四弟必定是能給孤一點兒建議的。”
說著,從袖子裏掏出一個折子遞給胤禛,胤禛看太子的臉色,隻是笑盈盈的,連半點兒提示都沒有,就低下頭看自己手裏的那份折子。
剔除掉無關緊要的內容,這份折子總結起來其實就幾句話,說的是去年發生的某件事情的結果,以及詢問後續處理。若是以前,胤禛必然是要同意這後續處理的,隻是湊巧,胤禛今年開春的時候大病了一場,看清楚了不少的東西。
去年年底,朝鮮的國王李焞發來國書,說是朝鮮荒災,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大臣也都快餓死了,所以求大清出手幫忙。大清一向對屬國都是很慷慨大方的,尤其是康熙這麼個仁君,當即表示,一定會幫忙的。
於是今年剛過了新年,胤禛還臥病在家的時候,欽差帶著聖旨前往天津將河南的漕米給截留了,然後用商船出了大沽海口,繞到山東登州,將糧食運往朝鮮了,甚至康熙還頒布帑金,廣給運值,緩征鹽課,連盛京這老家的存糧,也都平價貿易了,湊齊了二萬石的米糧,外加朝廷賞下來的一萬石,就這麼白白送過了朝鮮。
現在,朝鮮的國王上具了表文感謝大清。這折子則是欽差寫來的,寫明了賑災的過程,然後又說糧食有些不夠,問朝廷是不是要再撥下來一些。Ψ本Ψ作Ψ品Ψ由Ψ思Ψ兔Ψ在Ψ線Ψ閱Ψ讀Ψ網Ψ友Ψ整Ψ理Ψ上Ψ傳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