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胤禛說道:“太子殿下若是實在為難,臣弟倒是有個辦法,或許可以為太子殿下分憂。”
“你說。”胤礽的眼睛瞬間就亮了,目光炯炯的盯著胤禛。胤禛打好了底稿,這才說道:“汗阿瑪經常說,咱們是皇子貴胄,很是尊貴,不應該爭利於民。這事情太子若是要做,要麼是內務府出麵,要麼是戶部出麵。無論如何,是不能用太子殿下的名義的,隻能說這辦法是太子想出來的,而整個過程,也是太子讓人去辦的,那些人隻是聽命於太子。”
胤礽點頭,這些他是很明白的,但是這和籌錢有什麼關係?
胤禛示意胤礽不要著急,繼續說道:“雖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後期的收入也是不小的,既然現在國庫沒錢,那內務府和戶部必定是不願意接這個差事的,就算是接了,勉強讓他們掏錢了,最後這收入,他們也可肯定不會說是太子的功勞的。”
胤礽再次表示讚同,他太了解內務府的那群蛀蟲了,因為八旗的聯係和宗室的各種幹涉,如果不是什麼大罪,內務府的人也是輕易動不得的。*思*兔*在*線*閱*讀*
“既然這樣,咱們索性不讓他們插手,咱們在民間招商,前期的投入,讓招來的商人自己們解決,他們想要拿到這個差事,就先要給銀子,這銀子太子殿下放在國庫裏,可不就太子殿下一個人的功勞?後期的收入,咱們不能要,也不便宜了內務府,用後期的收入換太子殿下您一個人的功勞,還是很劃算的。”
胤禛一口氣說完,隻是胤礽有些迷茫:“招商?這事情可是朝廷上的事情,商人低賤……”
“太子殿下,這交通規則製定好了,路上的馬車是不是也要準備好?一條街上至少得準備二十輛馬車吧?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總共有多少?”
胤禛打斷胤礽的話,給了一個數字讓胤礽自己算。其實若是可以,他倒是情願寫個詳細的折子給胤礽,但現在這事情已經歸胤礽了,那他就隻能做個參考,不能寫任何的折子。
商人低賤是世人普遍的看法,甚至從商的人三代之內都不能科舉,這是個比較殘酷的規定。但幾千年的規矩,不是誰說改就能改的,胤禛也隻能慢慢的給商人找出路,讓朝廷和商人結合起來。
有了第一次,那必定會有第二次,慢慢的,商人就會依賴朝廷,朝廷則是能當商人的靠山,再往後,商人納稅的標準就能提高,到時候何愁國庫沒錢?
而有了朝廷的保護,商人有大好的發展前途,還會怕經濟發展不起來嗎?經濟發展起來了,還會怕這社會製度不出現動搖嗎?社會製度出現動搖了,還會怕日後的改革沒辦法進行嗎?
胤禛是很讚同那個珠子裏的某個人說的一句話的——經濟決定社會基礎,他現在沒辦法做別的事情,那就找點兒商機出來,或者是在背後推朝廷往前走一步,不站在幕前,照樣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上輩子背上了各種罵名的雍正帝尚且能說出這樣的話,自己還沒被人怎麼褒貶呢,不更應該勇往直前的嗎?
☆、欽差
胤礽對胤禛說的招商是很有興趣的,雖然胤禛說,這事情成功後,後期的收入是很大的,利潤絕對夠豐厚,但是他不稀罕,他身為大清朝的太子,難道還會缺錢?
他最缺少的,是名聲,不管是在朝堂上的還是在民間的,他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