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又考察了元希的功課,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已經將四書給背完了,心裏已經不是幾分喜愛了,而是多了幾分驚訝和激動。文人嘛,向來是很重視弟子的,能找到這麼一個有身份有地位有資質的弟子,他都覺得自己出門前是燒了高香了。

“好好好,這麼聰明的孩子,我若是錯過了,可就要後悔一輩子了。”戴鐸大笑著轉頭看胤禛,衝胤禛說道:“這孩子資質甚好,王爺看得起草民,草民必將全身所學一一相授。”

“那就多謝戴兄了。”胤禛也很滿意,珠子裏,雍正的幾個孩子都沒能讓戴鐸指導一下,倒是自己,總算是能撈到一個好先生了。接下來就是那個鄔思道了,也不知道田文鏡當初是在哪兒將人給挖出來了,找起來多是多了幾分難度。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估算了一下,這個文大約月底會完結,大概隻會寫到登基,然後來幾個番外,親愛的們收藏一下我的專欄吧,開新文也能早找到~~~~開新文的時間應該是這個月哈~~~~~~

☆、129權威

李巧慧知道胤禛就愛那個戴鐸給請回來了,就說了寶珠跟著讀書的事情。原本戴鐸是不太願意的,但是後來見寶珠的學習進度和元希的差不多,本身也是個聰明剔透的,就答應暫且帶一年。

等寶珠七歲之後,就不會再教寶珠念書了。雖然說滿人家裏沒那麼多規矩,但戴鐸是個漢人,對於七歲不同席這種事情還是很堅持的,哪怕寶珠隻不過是個孩子,但兩個人並沒有親屬關係,所以最好還是避開。

李巧慧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反正她也沒打算一直讓寶珠跟著念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況且,這年頭,女先生也是有的,到時候她給寶珠再找兩個就行了。

胤禛將府裏的事情安排妥當,就直接跟著康熙去西巡了,這次的西巡是要經過山陝諸省,最後到西安閱兵的。十三是第一次辦差,有時候路上有拿不定的事情,也會來找胤禛來商量,胤禛每次總是不吝指教的。

而十四,在京城裏也是很努力的辦差,一開始倒是有些不順。畢竟,軍營裏的人,對於忽然空降下來的身份貴重的人,未免都是有幾分看輕的,後來十四挑戰了幾個比較難控製的刺頭,這才算是讓士兵們安分下來。

胤禛雖然是不在京城裏,心裏也是清楚,九龍奪嫡,這會兒才算是真正的拉開序幕。

時間不緊不慢的過著,很快,就是康熙四十三年了。胤禛弄出來的糧種,也確實是長出了稻子。而被李巧慧用藥水泡過的,產量居然比沒泡過的還要高。胤禛高興,康熙更高興,立馬就著手開始準備分派糧種的事情。

“胤禛,這事情本來就應該是你負責的。”這差事,康熙是打算給胤禛的,但胤禛並不願意接,隻推辭道:“汗阿瑪,並非兒臣不願意接這差事,隻是,兒臣這段時間有另外一個想法了,想要將這想法給完善一下,若是能成,那汗阿瑪絕對是曆史上文治第一人。”

康熙有些疑惑:“文治第一人?什麼想法居然如此重要?”

“兒臣還沒具體想好,隻是去年兒臣跟著您去西巡,見你在先賢子貢的幕前題賢哲遺休的時候,想到您前段時間讓人重修了國子監,所以才有這個想法的。”胤禛略微帶著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康熙挑了挑眉,提到國子監了,那就說明,這事情可能是和讀書有關係的,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又能往文治第一人上麵扯,也應該是比較廣泛或者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