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安排差事了。若是完全沒有成績,那就割除同進士出身,等下一次的科舉。

而學生的優異程度,則是采取了胤禛所說的考試製度,考題全國統一,每年由翰林院出題,所有地方的試題都一樣,然後由先生和知縣知府等一起進行評分。然後所有學堂的成績放到一起比較,好不好,那是一目了然的。

因為這個差事既能為自己培養學生,還能為一向地位尷尬的同進士謀出路,朝堂上有不少人還是很願意選這個差事的。為了防止各地的知縣知府將建立學堂的款項給貪汙了,這些先生們還是有一定的小權利的,在小的範圍內,也算是有和知府對著幹的能力的。

這個聖旨是康熙直接派了人到各個地方去貼了告示的,並不是直接撥款讓下麵的人去辦的。因為這算是一個大功績,為了防止下麵有人鑽空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宣布讓百姓們知道。

將來若是某個地方沒有免費的學堂,那那裏的知府就等著被百姓們告禦狀吧。而這個公告會引起百姓們多大的感激,康熙決定自己去瞧瞧,於是順便就定下了康熙四十四年的南巡時間。

這次的南巡胤禛也是有名額的,並且允許帶家屬。胤禛的後院就李巧慧一個人,所以胤禛很幹脆的決定,帶著李巧慧和六個孩子一起去。

元希已經是八歲了,平日裏光讀書是不行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這個嫡長子,胤禛寄於了無限希望的兒子,是肯定得帶出來走走的,算是讀書兩年的大假期。

而寶珠,雖然也是八歲的女孩子了,平日裏開始學著管家了,但是李巧慧生怕管著管著就將寶珠的眼界給管小了,所以這次的出巡也必須得帶上,省得將孩子給關的沒了飛起來的能力。

剩下的四個,因為不滿六歲,胤禛本來是不打算帶他們的,可是李巧慧很堅持,理由也是現成的。雖然他們不滿六歲,但是馬上也就六歲了,等南巡回來就要開始讀書了,開始讀書之前不趁著這大好時機出來走走,難道要等讀書了,再荒廢學業來走走嗎?

再說,他們夫妻一離開,府裏就沒能做主的大人了,後院還關著一個身體虛弱但是關鍵時刻也能爆發出掐死小孩子的力氣的宋氏,他們能放心的走人嗎?

還有留守京城的二阿哥,萬一想要趁機做點兒什麼,他們幾個小孩子,能抵擋得了嗎?胤禛的兄弟們雖然都離開京城了,但是人家還留有看家護院的啊,他們雍王府上,可就隻剩下下人了。這些下人關鍵時候,能保住小主子的命嗎?

說著說著,就將胤禛給繞進去了,然後就隻能答應,也將幾個孩子給帶去了。他們年紀雖然小,但是有李巧慧照顧著,想來也不會出太大的事兒。不過是再多一輛車子的事情,汗阿瑪那邊也不是大問題。

真不是大問題,等胤禛去向康熙請示的時候,康熙很是驚訝:“你說你福晉準備將幾個孩子也帶去?”

胤禛苦笑:“是啊,兒臣本來已經給安康他們請了先生,準備這次南巡回來之後就給他們上課的,但是她婦道人家心疼孩子,非得說上學是很辛苦的,要給孩子們最後一個機會出去玩樂,又架不住孩子們哭鬧請求,最後兒臣被哭的頭疼,所以才……”

說著胤禛臉上有些尷尬,康熙心裏想了一下四個孩子對著胤禛使勁哭,再加上旁邊有個嫡福晉也跟著抹眼淚,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難為自己的四兒子了,想著,就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那就帶去吧,這幾年大清主要的道路已經修的差不多了,南巡一路上都是石灰路,馬車又比前幾年好用的多,多準備一些,孩子們是不會受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