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糧食,票子,娶媳婦,這裏蘊含著農民的全部生活的夢,村長這句話算是問到了點子上。
眾人紛紛說:“是麥鎮長領導的好,給咱小楊村指了條明路,咱小楊村才富裕起來。”
“對,我們富裕了,不能忘本,所以我們要給我們的好鎮長掛匾。大家樂不樂意呀?”
正說著,從遠處跑來一個小夥子,跑得滿頭大汗,一邊跑一邊喊:“等等我,我也去,手中抱著一個大彩盒。”
眾人一看,都笑嘻嘻地問:“長根呀,你這是幹什麼去,彩盒裏是什麼東西?”
長根說:“沒有麥鎮長,咱還娶不上媳婦呢,咱今天給麥鎮長帶去一盒喜糖,是從北京捎來的,咱要當麵讓麥鎮長嚐嚐,我長根的喜糖,甜不甜。”
陳立杏笑得合不籠嘴,說:“帶上,一定帶上。”陳村長對著東邊路上望了又望,問:“中塘村的耍獅子的,怎麼還沒來?這都快八點了。”
剛說到這,遠處便傳來激越的鼓點聲,一隊年輕的男女,穿著紅紅綠綠服裝,臉上也塗了粉,女的化妝成戲裏的旦角,男的化妝成戲裏的生角,象一陣旋風似的走了過來,沿途吸引了不少的人觀看,小孩子也跟著在後麵飛快地跑著。
這隊人馬來到了陳村長麵前,隊長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他一揮手,舞獅隊便停在路邊,而鑼鼓聲敲得更加響亮了。
“陳村長,我們的舞獅隊前來報道。”陳村長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都來齊了,那就上車,馬上出發。”
於是眾人都上了拖拉機,舞獅隊也上來了,還有那鑼呀鼓的也都抬上了車。
陳村長看看都差不多了,一揮手,“出發!”便鑽進了一輛紅色的小汽車,當先領路。
於是眾人浩浩浩蕩蕩出發了,一路上穿村過鎮,鑼鼓聲聲,吸引了不少趕路的村民,都紛紛問道:“你們這是幹什麼去呀,搞得這麼熱鬧?”
車上的人自豪地回答:“我們是給麥鎮長送匾去,感謝他給我們指了條明路,使我們小楊村走向富裕。”
麥鎮長?
村民們都念叨著這個名字。
車隊終於來到了鎮政府門口,眾人下了車,陳村長一聲今下,鑼鼓聲聲便對著鎮政府的大門敲起來,陳村長讓村裏最俊俏的兩個姑娘托著一塊大匾,上書:“勤政為民”四個流金大字,在門口轉了一圈。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眾人都驚奇地望著這群人,不知有多少年沒出現過這種事了,老年人隻在憶裏留著,青年人隻在電視電影裏見過。
鑼鼓聲聲,響徹雲宵,十裏之外,都能聽得見嗵嗵嗵的聲響,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誰家娶媳婦呢。
麥收終於帶著鎮政府的人迎出了大院,歡迎小楊村的人的到來,薑紋紋招呼著眾人坐下,喝茶,吸煙。今天是個大晴天,天空瓦藍瓦藍的,沒有一片雲彩,也沒有一絲風,太陽象一個慈愛的老母親,用一雙溫和眼睛望著院子的人群。
陳村長讀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便宣布掛匾開始。
眾人早選好了位置,便架好梯子,年輕人登上去,把匾掛在門眉上的釘子上,這時候鑼鼓聲更加響如暴豆。
正當掛匾儀式進入高|潮的時候,門口突然闖進來一個中年婦女,這中年婦女,一邊走,一邊嘮叨,“麥鎮長,你是大官,我們惹不起你,我今天給你掛肉簾子來了。”
因為鑼鼓正敲得響,眾人也沒聽見中年婦女說什麼,更沒注意到中年婦女手中拿著繩子。就是注意到了,也沒往歪處想,因為眾人都在為麥鎮長的功績祝賀。
薑紋紋正代表麥鎮長給大家致謝,猛然發現門口人影一閃,那個人影穿著深藍色的大襖,女人的頭發是花白的,蓬亂的,覺得有點眼熟,轉眼看時,中年婦女已把繩子吊在門框上,女人搬了個不凳子,頭往繩套裏一鑽,叫到:“鄉親們,你們給證著,我家閨女讓你們的麥鎮長給遭踏了,我告狀沒人理我,還把我關起來,打我。我今天給麥鎮長掛肉簾子來了。”
說罷,腳一下把小凳踢倒,人便懸在繩套裏。
“快!救人!”薑紋紋終於認出來了,中年婦女是張慧君的母親。
眾人七手八腳地把張慧君的母親救下來,她掙紮著說:“你們救我幹嗎?我不活了,沒法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