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用兵高手(2 / 2)

除了朱由菘之外,曆史上的其他幾個南明皇帝,如隆武帝朱聿鍵、魯監國朱以海、永曆皇帝朱由榔,哪一個又有明君的模樣?

“老子是個穿越者,不欠朱家一分錢,沒沾到朱家一點光?憑啥非要把爛泥敷上牆?朱家的這些個藩王能扶則扶,不能扶老子就自己幹!”

望著腳下不停揮舞的拳頭,聽著山呼海嘯的呐喊,林羽一下子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待呐喊聲逐漸平靜下來,莊子固走上閱兵台,五體投地的道:“林公子,沒想到你還是個激勵士氣的高手,我莊子固自歎不如啊!”

“莊將軍過獎了,林某隻是有感而發。”林羽抱拳謙虛了一句。

莊子固誠懇的道:“既然林公子如此善於用兵,這收編之事還是由你來主持吧,末將在旁邊給你打打下手。”

林羽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當下也不客氣,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咱們‘羽字營’的編製說一下。我要建設一支新軍,采取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編製,這樣才能提高戰鬥力,打敗韃子。”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一直在軍事上采取衛所製。

朝廷給一支軍隊劃定一片區域,譬如杭州衛、威海衛、登州衛等等,這個衛所裏的軍戶便帶著家眷居住在這一地區,戰時參軍,閑時耕種,自給自足。

一個衛所有軍戶五千六百人,最高長官為指揮使,下設千戶,千戶下麵又設有百戶。百戶下麵設總旗,總旗下麵設小旗。

衛所製最大的特點就是世襲,隻要家裏有一個當兵的,以後子子孫孫便都是軍戶。

當爹的死了由兒子繼承,兒子死了由孫子繼承,哥哥死了由弟弟繼承,總之隻要家裏有一個人當了兵,以後祖祖輩輩都是大頭兵。

老百姓可以種地經商,將來有機會發財當官,而做了軍戶隻能世世代代當兵,能夠建立軍功飛黃騰達的畢竟隻是少數。

隨著明朝政治日益腐敗,衛所的上層拿著軍戶當做勞動力來謀取錢財,許多劃給衛所的優良土地又被地主豪強圈走,導致軍戶的生存越來越難。自嘉靖時期開始逃亡的軍戶越來越多,大明朝的衛所製度逐漸廢弛崩壞。

及至萬曆年間,大明內憂外患,北有後金等少數民族騷擾,東有倭寇對朝鮮虎視眈眈,內部民怨四起,暴亂不時發生,大明朝廷隻能逐漸推行募兵製。

募兵製與衛所製最大的不同就是士兵不再是終生製,也不用子孫繼承,而是變成了一個職業。老百姓響應朝廷號召成為士兵,替朝廷賣命,按月份領取軍餉。

除了募兵製與衛所製外,大明朝自嘉靖時期以來又產生了另外一種軍事製度,謂之“營兵製”。

營兵以“總兵官”為統帥,兵源通過兩種方式獲得,一種是募兵,另外一種就是從衛所抽調精銳,由此產生了一個新身份——軍兵。

這些軍兵在營則為兵,按照士兵的標準發放俸祿;沒有戰事時則返回衛所成為軍戶,享受軍戶的待遇,吃穿基本上依靠衛所自己解決,朝廷隻發放少許補助。

同樣都是當兵,在軍營裏就能享受到可觀的軍餉,而返回衛所就隻能自給自足,而且不能經商不能改行,還得世代相傳。

這樣不合理的製度不廢弛才怪,隨著大批軍戶的逃亡,大明朝的“軍戶製”逐漸名存實亡,衛所軍戰鬥力每況愈下。到了明朝中後期隻能靠營兵四處征戰,譬如由戚繼光統帥的“戚家軍”就是營兵的典型代表。

在林羽的心裏,就是想憑借自己超前的意識來組建一支屬於自己掌控,戰鬥力足以比肩“戚家軍”的隊伍,方能在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074/26446676.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